馬俊華
【摘要】本文著重闡述講評課的實施方法。
【關鍵詞】準備 教為主導 學為主體 知識鞏固 傳授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48-01
講評課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一種特殊的復習課,在初三復習教學中會經常用到的一種課型。講評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們從測試中發現自己在知識點、解題能力、解題思路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加以糾正,以彌補知識能力的缺陷,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堂高質量的講評課往往能起到做幾份練習的功效,所以我們應重視講評課的教學。本文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如何上好講評課。
一、試卷講評應有準備
1.備好試題內容。
做到心中有數是開展好講評的關鍵環節。講評前要對試卷認真分析,了解這次考試有什么題型,哪類題型學生見過,哪類題型學生未見過,哪些題是考查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哪些題是考查能力的,題目難易分布情況如何及所占比例的大小等情況。
2.備好學生情況。
講評前要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認真診斷。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統計和分析相結合。應該對考試情況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尤其是客觀題,力求對每道小題得失分率進行統計。
主要意義至少有兩個:一是確定講評課的詳略,失分率低的題目可略講,重點講解分析普遍做錯的問題,而不是上課時“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可以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哪些是大多數同學都已經掌握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做好查漏補缺的工作,以確定并及時調整復習的重點。對那些普遍做錯的題目,老師應自省:是鉆研教材不深,駕馭教材能力不強,還是教學方法不當,這些不能因為面子問題而回避。
二、試卷講評應堅持教師教與為主導學為主體相結合
教師要更新觀念,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告誡我們:“希望你們要警惕,在課堂上不要總是教師在講,這種做法不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東西,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才能成為自己掌握的東西。”這就是說,課堂教學必須廢除“注入式”、“滿堂灌”的教法。講評課也不能有教師展示自己解題“高難動作”的“絕活表演”,而是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探索活動中實現創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華智慧,提高政治素養和悟性。
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的任務是點撥、啟發、誘導、調控,而這些都應以學生為中心。如講非選擇題:新農村建設要從農民最關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見效的事情抓起,不斷讓農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解決農民最關心問題的基本理由。這個題目學生得分率不是很高。為了讓學生的分析說明能力再次得到鍛煉,我有意識的把材料再讀了一遍,凡“農民”一詞都以重聲加以突出。“國家的有關規定”重聲突出。重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思考答題方向,然后讓學生根據所學再去歸納答題思路。結果,有不少在試卷上答得不好的同學,在課堂分析時卻能答得比較好。可見,通過老師的引導,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材料,通過自己的思考能更好的展開分析說明,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試卷講評應堅持講評與知識鞏固相結合
試題受卷面、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將所學知識全部涉及,面面俱到。出題者往往以點代面體現課本知識,教師講評是應從這一點出發,把面帶出來呈現給學生。因此講評內容要反映政治知識之間的聯系。
如:選擇題非公有制經濟是( )。
A. 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
B. 我國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重要組成部分
C. 國家引導推動經濟發展的基本力量
D.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道題考查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有不少同學選了“A”,說明知識點掌握不扎實。講評時把試題和書上的知識結構、考點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回憶:我國存在哪些經濟形式?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別是什么?我國為什么毫不動搖的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這樣,使學生在做一道題時,與這一道題相關的知識都能得到鞏固。
四、試卷講評應堅持講評與傳授解題技巧相結合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講評時,老師如果只授人以魚(現成答案),只能滿足學生的頓餐之饑,這是一種短期行為,對即將參加中考的學生來說是不負責任的。因而講評試卷時,還應教會學生解答各類問題的方法和技巧。應特別重視主觀題的解題方法指導。
如題:小明考試時,示意同桌小飛給他傳答案,小飛沒有給他傳,課下小飛說小明,這么簡單的問題還不會,真笨。辨析小飛的言行。
方法指導:(1)審問題:得出:a這是辨析類的問題,這類問題的做題思路是:判斷,定性(為什么),怎么做。b辨析小飛的言行,我們就應該到材料中去找小飛的言行:小飛沒有傳答案,并說小明笨。(2)審材料:a 找出材料中的關鍵句子,鏈接知識點,小飛是一種什么做法的表現,在對材料進行認真分析、提煉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思考、分析。以后遇到這一題型,都可以按照這一方式去思維。從而提高解題方法的指導、練習、鍛煉,目的是希望達到解一題,學一法,會一類的效果。
總之,教師在講評過程中,應力求精講精析,抓住典型錯因,擇其要點加以點撥,充分啟發學生思維,對解題思路加以引導,對解題策略和技巧加以訓練。不斷地尋找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解題能力,充分發揮講評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