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王豐
【摘要】良好的意志品質是一個人獲得充分發展、獲得成功的關鍵要素。本文首先對意志和意志行動的理論內涵進行解讀,提出意志構成中的四個核心要素:自信、果斷、獨立和堅韌,最后提出了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方法。
【關鍵詞】體育教學 意志品質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120-01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初中生大都是獨生子,物質條件優越,很少吃苦受累,普遍缺少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成為當前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意志和意志行動
意志是指人們有意識地確立目的,調節和支配自己的行動,并通過不斷克服困難和挫折,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在意志的支配下,有意識、有目的的行動叫意志行動。二者的區別在于前者是心理過程,后者是行為表現。意志是優秀人才取得杰出業績的根本驅動力。縱觀古今中外,凡有大作為者,無不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
意志作為一種自覺的心理過程,通過自覺行動來表現。意志并非先天生成的,而是個體在后天社會化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社會的外部活動在個體心理上的反應,同時又會反作用于自己行為或外部社會活動。
根據相關心理行為理論,就初中學生而言,可以把意志品質的結構內容確定為自信、果斷、獨立和堅韌這四方面內容。
(1)自信。就是堅持正確的立場,具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對外在影響不盲目接受和附和。在沒有外部力量約束的前提下仍然能夠按照社會原則或自己信念履行相應的義務,開展自己的活動或工作。
(2)果斷。即遇事能根據主客觀情況做出明確的判斷,不猶豫、不退縮,不優柔寡斷。
(3)獨立。指個體具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能夠依靠自己現有經濟條件順利實施或開展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等,遇事不隨波逐流,對待問題能夠有自己的認識和見解。
(4)堅韌。即以充沛的精力,鍥而不舍地精神堅持學習和奮斗。遇到困難,百折不撓,設定目標,勇往直前。必要時能夠用超常人的忍耐力去達到或實現自己的目標。
另外,意志品質還表現為勇敢、正義、頑強、樂觀、沉著等方面。意志的本質是人對于自身行為關系的主觀反映,它是人類特有的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調節和支配自己行動的心理現象。
二、意志品質的培養方法
在分析意志品質的相關理論和內容基礎上,筆者結合自己的體育教學實踐,就如何在初中體育課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和思考。
(1)樹立信心,激發學生斗志
樹立信心就是通過鼓勵、示范等方式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去完成某件事情或某個動作。例如,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老師可以通過示范講解“三步籃”的動作要領并進行示范,讓學生借助技術、示范樹立做好這一技術動作的信心。在長跑訓練中可以通過“拆分式訓練”的教學模式,把2000米的跑步訓練分解為2個1000米,對于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可以分解為4個500米或更多。這樣就會增強學生的信心,鼓舞學生的意志,順利實施長跑的教學。激發斗志就是通過激勵,競爭等方式,激發學生內心深處要強、好勝、不服輸的性格特點,通過激起學生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完成某項活動。這種情況在競賽性體育或接力比賽中使用較多。
(2)迅速決斷,培養學生的果斷性
果斷是學生意志品質的重要方面。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社會經驗的欠缺往往使得有些學生做事猶豫不決,瞻前顧后。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相關的體育課程來培養學生的果斷、干練的處事方式。比如,通過籃球或乒乓球的對抗訓練可以讓學生懂得如何準確判斷傳球的方位和時間;在跳高或跳水項目中可以通過鼓勵,示范等方式讓學生擺脫心理負擔,盡最大努力完成任務。通過在體育教學中不斷的訓練學生的敏感程度和果斷處事能力,久而久之就會對學生的性格和品質產生影響,有利于學生果斷意志品質的形成。
(3)設置困難,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堅韌性
意志行為總是與克服困難相聯系。不經歷困難,就無法談磨練意志。磨練學生意志,必須通過引導學生去吃苦受累。在克服困苦和經歷勞累之后,學生才會懂得什么是幸福,才會提高學生的獨立性和堅韌性。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一是要創設有一定難度的項目練習,難度的標準是讓他們通過刻苦訓練或集體努力可以完成。二是讓學生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或艱苦的設備器材下進行訓練,以培養其勇敢頑強、不畏困難的堅韌性。
(4)積極的心理暗示,培養學生的意志力
心理暗示是指通過語言或非語言的手段來對學生的心理施加積極影響。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以提高學生應對困難的信心和斗志,提高學生的韌性和抗挫能力。例如,當學生在某個項目中的心理極限和生理極限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產生放棄或退縮的消極心理。這時候老師的一句“加油”、“你能行”,或者老師一個信任的眼神,鼓勵地微笑都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動力,提高學生克服困難,戰勝自己的意志力。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意志訓練的方法很多。教師應充分認識意志以及意志行動的特點,把對學生的意志的訓練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參考文獻:
[1]劉曉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2]關承華,別和青春期的孩子較勁,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
[3]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