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甲減的全稱是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指甲狀腺由于各種原因不能產生足夠的甲狀腺激素來滿足人體的正常需要。常出現怕冷、出汗減少、皮膚干燥、表情遲鈍、心率減慢、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及疲乏無力等臨床表現。臨床甲減的患病率為1%左右,女性較男性多見,隨年齡增加患病率上升。功能減退始于胎兒或新生兒者稱呆小病;起于青春期發育前兒童者,稱幼年型甲減;起病于成年者為成年型甲減。重者可引起黏液性水腫,更為嚴重者可引起黏液性水腫昏迷。
甲減多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種多基因疾病,其遺傳易感性以及發病是由多個基因位點共同決定的,是否遺傳還很難說,其遺傳概率尚待進一步的研究。
甲減的病因很多,常見的有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又稱橋本氏甲狀腺炎)、甲亢同位素治療或手術切除后、食物中長期缺乏碘等。甲減一般為永久性,也有部分病人為一過性,如亞急性甲狀腺炎、抗甲狀腺藥物治療不當等。
甲減多見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均為1:5,起病隱匿,病情發展緩慢。老年人由于身體的自然衰老所以免疫力有所下降,各種疾病也跟著到來,而甲減這種最近幾年高發病率的疾病,常常被誤以為是年紀衰老的表現,而非是什么疾病,為此沒有引起老年人的注意,為此也經常被誤診和漏診。
甲減是可以自檢的。當出現以下十個癥狀時考慮應甲減可能,建議到醫院就診:容易犯困,體力和精力都很不足;思維遲鈍,注意力很難集中,記憶力下降;體重增加;皮膚干燥;指甲變得很脆,灰白,易折斷;常常覺得冷;情緒容易低落抑郁;容易便秘;感到肌肉和骨骼僵硬疼痛,手感到麻木、血壓增高或心跳變慢;膽固醇水平增高等。
一、甲減患者的營養代謝特征
1.碘是甲狀腺合成的原料,缺乏碘會使得甲狀腺激素合成不足,從而導致甲減的臨床癥狀。碘在體內有保護作用,缺碘可直接影響大腦組織的發育,也可導致胎兒甲狀腺功能低下而間接影響大腦發育。缺碘可導致甲狀腺腫大,但長期食用含碘高的食物,也可能引起甲狀腺腫大。
2.缺碘地區的卷心菜、白菜、油菜等蔬菜類食物,含有引起甲狀腺腫的物質成分。此外,木薯、核桃等食物也是引起甲狀腺腫的因素之一。如因攝入某種物質造成甲狀腺腫,當停食該物質,甲狀腺功能便可自行恢復。
3.每人每天蛋白質量至少超過20克,才能維持人體蛋白質平衡,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每日約有3%蛋白質不斷更新,甲減時小腸黏膜更新速度減慢,消化液分泌腺體受影響,酶活力下降,一般白蛋白下降,故應補充必需氨基酸,供給足量蛋白質,改善病情。
4.甲減病人往往有高脂血癥,在原發性甲減更明顯,故應限制脂肪飲食。每日脂肪供給占總熱量20%左右,并限制富含膽固醇的飲食。
5.甲減病人每日需能量供給12540~14630千焦(3000~3500千卡),比正常人增加 50%~75%,以滿足過量的甲狀腺素分泌所引起的代謝率增加。
6.為預防骨質疏松、病理性骨折,適量增加鈣、磷的供給,尤其是對癥狀長期不能得到控制的患者和老年人。
7.甲減因高代謝消耗能量而消耗大量的酶,多種水溶性維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維生素。維生素D是保證腸鈣、磷吸收的主要維生素,應保證供給,同時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C。
二、甲減患者的飲食營養原則
1.補充適量碘。碘的每日攝入量應在150微克以上,主要通過食用碘鹽來補充,并可多吃一些含碘的食物。碘是制造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海產品含碘豐富。甲減患者甲狀腺激素不足,多吃海產品既可以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還有軟堅散結作用,對抑制甲狀腺腫大和結節有幫助。因此,甲減患者宜食用海產品海鮮,如海參、蝦、牡蠣、海帶、紫菜等。但螃蟹性涼不宜多吃,我們平時吃螃蟹沾姜末也是為了避免其寒性。由于甲減患者胃腸功能減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食用海產品最好清蒸,不僅能保持味道的鮮美,還避免油膩,減輕胃腸負擔。因缺碘引起的甲減,可用碘鹽、碘醬油、碘蛋和面包加碘。炒菜時要注意,碘鹽不宜放入沸油中,以免碘揮發而降低碘濃度。
2.忌用生甲狀腺腫物質。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以免發生甲狀腺腫大。
3.供給足量蛋白質。在蛋白質營養不良條件下,甲狀腺功能有低下趨勢。供應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能改善甲狀腺功能。每人每天蛋白質應在1克/公斤體重以上,才能維持人體蛋白質平衡。蛋白質補充可選用蛋類、乳類、各種肉類、魚類;植物蛋白可互補,如各種豆制品、黃豆等。也可每日喝250~500毫升牛奶。
4.限制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飲食。甲減時血漿膽固醇合成雖不快但排出也較緩慢,因而其血濃度升高,三酸甘油脂和脂蛋白均增高,這在原發性甲減時更明顯,其血脂增高程度與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水平呈正相關,故宜限制脂肪的攝入。每日脂肪供給占總熱量20%左右,并限制富含膽固醇的飲食。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奶油、動物腦及內臟等。限用高脂肪類食品,如食用油、花生米、核桃仁、 杏仁、芝麻醬、火腿、五花肉、乳酪等。
5.供給豐富維生素,保證攝入各種蔬菜及新鮮水果。
6.預防貧血。甲狀腺素不足可影響紅細胞生成素合成而致骨髓造血功能減低,還與月經過多、鐵吸收障礙、胃酸內因子、維生素B12、葉酸缺乏有關。有貧血者應補充富含鐵質的飲食、補充維生素B12,如動物肝臟,必要時還要供給葉酸等。
7.飲食要低鹽,改變偏咸的飲食習慣。甲減患者由于黏液性水腫常常手足腫脹、身體發胖,咸的食物會引起水、鈉潴留而加重水腫。雖說甲減患者不像腎病患者那么嚴格要求限制食鹽的攝入,但也要少吃偏咸的食品如腌制的咸菜等。
8.食物選擇宜溫補食品,少食寒涼性食品,甲減患者怕冷、喜熱、乏力,多屬中醫的陽虛,適宜進食溫補。在肉類食品中,羊肉、鹿肉、牛肉等性屬溫熱滋補,適宜甲減患者在冬季食用。蔬菜中韭菜、山藥可以溫陽健脾,瓜果類中胡桃肉可以補腎溫陽,甲減患者宜多食用。但寒涼生冷之品如冷飲、苦瓜、西瓜、菊花茶等則少吃為好。
三、甲減患者的食物選用
1.谷物、豆、薯類:以谷類、麥類為主,高粱、豆類、薯類可適當多選。
2.蔬菜類:應多選韭菜、芡實、山藥、芹菜、白菜、菠菜、油菜、洋蔥、蘆筍、香菇、大蒜等溫性或具有開胃通便、降低血脂作用的品種,忌用番茄、青苦瓜、馬齒莧、空心菜、木耳、生藕、竹筍、菜瓜等。不吃涼拌菜。
3.果品類:橙子、香蕉、核桃、枸杞子等具有開胃通便、降低血脂作用的品種要多選用,忌用西瓜、甜瓜、無花果、荸薺、柿子、柿餅等。
4.畜、禽、魚、海鮮類:宜選用動物腎臟、麻雀肉、羊肉、狗肉、魚肉等補虛溫陽類品種,含碘多的紫菜、發菜、海參、海蜇、干貝、淡菜、龍蝦等也可多用。忌用鴨血、蟹類、蚌肉、牡蠣、蛤蜊、田螺、螺螄等。
5.飲料:不喝冰鎮的汽水、果汁、啤酒等,不喝金銀花、蘆根、白茅根等飲料。不吃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