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煥倫
中國玉的杰出代表和田玉產自于號稱“萬山之祖”的昆侖山中,聞名于古今中外。它色澤溫雅,質感柔潤,形質高貴,在我國燦爛的玉文化發展中,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歷史上,周的禮器,秦的玉璽,漢的玉衣,唐的玉蓮花,宋的玉觀音,元的瀆山大玉海,明的子崗別子等著名玉雕使用的原料都是和田玉。現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我國歷史上最大的玉件樂壽堂的“大禹治水圖”也是用的和田玉。明李時珍說:“產玉之處亦多矣,獨以于闐玉為貴。”《天工開物》中說:“凡玉……□貴重者盡出于闐。”和田玉在華夏的大地上留下了燦爛的篇章。
和田玉分山料、山流水、籽料。山料又稱山玉,或叫寶蓋玉,指產于山上的原生礦,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山流水指原生礦石經風化崩落,并由河水搬運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點是距原生礦近,塊度較大,其玉料表面棱角稍有磨圓。籽料指原生礦剝蝕被流水搬運到河床的玉石,其特點是塊度較小,常為卵形,表面光滑。
亂世購黃金,盛世藏美玉。隨著經濟飛速發展,中國人越來越重視投資理財。從股票、期貨、房地產開始,又逐漸轉向藝術品。正確選擇一種風險小、升值快的收藏品,是每一個投資者、收藏家最為關心的問題。和田玉在琳瑯滿目的藝術品中,無疑是最佳的收藏品之一,其前景不可估量。尤其是近十年間,和田玉的價格上漲了幾百倍。十多年前,最好的和田白玉籽料的價格每公斤只有幾百元,如今精品的和田玉每克價格已過萬元。隨著和田玉原料價格的上漲,和田玉飾品、擺件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專家指出:造成和田玉價格上漲的原因眾多,其中,原料產地、產量有限是最主要的因素。巍巍昆侖山孕育了和田玉,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和田玉經過幾千年的開采已近枯竭,因此稀有而珍貴。其次,近年來人們對于玉石文化的認識越來越深,對于和田玉價值的認知程度越來越高,這也是推高其價格的一個重要原因。再者,隨著開采難度的增大,開采費用、成本也在不斷地增大,原材料價格逐年攀升,十年前一公斤山料80-120元人民幣,目前一公斤一級山料6000-8000元人民幣;十年前一公斤一級籽料1000元人民幣,目前一公斤一級籽料6-8萬元人民幣。這個增長速度讓人心跳加速。
和田玉的收藏與投資價值顯而易見,但隨著炒作的瘋狂,風險也十分明顯,一方面是隨著和田玉價格上漲,真正的和田料越來越少,市場上大量的青海料、俄羅斯料充斥其中,還有一種新疆岫玉也被稱為“卡瓦石”(玻璃石),通過加工仿制成和田玉,工藝逼真,沒有較高的辨玉經驗很難區分。甚至有一些不法商販利用做舊手法“爆紅”、“做皮”冒充籽料,坑蒙拐騙,防不勝防。另一方面,由于標準不完善,白玉的產地與級別、玉雕大師作品和普通雕工作品也很難區分,而其價格有時甚至是天壤之別。因此,在收藏和田玉時必須十分謹慎。
新疆和田玉溫潤細膩的質地讓我們想起了溫文爾雅的君子,氣質如蘭的閨秀,不僅如此,和田玉本身所承載的“玉德”也是幾千年來人們惜之愛之的根本所在。和田玉始終占據著傳統玉石頭把交椅的位置,甚至成為古代帝王專享之玉,它內涵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不只是金錢能夠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