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紅梅 楊濱
使用“代號”和“暗語”與“上司”單線聯(lián)系,喬裝打扮,不能向家人或朋友透露行蹤,還要學會跟蹤和“甩”掉對手……今年的3·15晚會上,多家“行業(yè)巨頭”、多種違法亂象被曝光。央視記者以“無間道”式的臥底拍攝方法,深入到生產(chǎn)第一線,打入對方的營銷團隊,以打工或體驗的方式,去搜尋并掌握第一手的事實與證據(jù)。20多路記者在十幾個省市深度追蹤調查,最終精心制作出了9個專題節(jié)目在晚會上呈現(xiàn)。
不少觀眾看了節(jié)目后都在猜測,這些黑幕是怎么被挖出來的?日前,部分暗訪記者接受訪談,透露了節(jié)目背后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麥當勞后廚有“暗語”
麥當勞臥底記者小張:最初之所以選擇麥當勞是用了反向思維,我們想除了臟亂廠、黑工廠、黑作坊,有著嚴格標準或者是非常良好企業(yè)形象的企業(yè),會不會在種種光環(huán)背后,存在“燈下黑”的情況?
我成為麥當勞員工用了將近3個月時間,后來還發(fā)現(xiàn)了額外的細節(jié),就是當麥當勞后廚某一種食物超出了它所規(guī)定的保質期,或者即將要過期的時候,后廚的員工或者經(jīng)理就會用約定俗成的暗語通知前方服務區(qū)員工,然后大量售賣。
比如說鹽酥雞翅就要過期了,后廚人員就會向前方人喊“鹽酥雞翅好吃”,這種暗語只有麥當勞員工聽得懂,但是對于消費者而言完全不明白。
“潛伏”半年拍到調包畫面
家樂福臥底記者老馬:2011年2月底左右的時候,家樂福被曝出價格欺詐門事件,此后我們就開始細心、留意觀察家樂福,2011年年底我以打工的方式進入家樂福。
柴雞被三黃雞替換的場景非常難抓拍到,第一次是偶然拍到,第二次大概費了一周左右的時間。當時是在下午3點多鐘,趁著顧客非常少的時候,員工給柜臺補貨,從一個袋子里面拿出來,然后分成兩邊,小的放在柴雞這邊,個兒比較大的、顏色比較白的,放在肉雞這邊,這個畫面被我們拍到了。為了避免是一種偶然,我們就需要再一次去證實,第二次大概費了一周左右的時間,才把這個畫面拍到。
返包食品的拍攝是因為臨近下班時我觀察到一個細節(jié),有員工在把冷凍柜里食品的外包裝去掉。當時我們就產(chǎn)生了懷疑:會不會把這個包裝拆掉之后,第二天再重新包裝、打上標簽?但是怎么去證實,我們策劃了很久,后來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在快下班的時候,買了一盒雞胗,把整盒雞胗做了記號,然后再送回超市里,第二天早上9點剛開門,再趕到家樂福,把全部雞胗買回來。
據(jù)3·15晚會導演透露,老馬臥底家樂福近6個月時間,連春節(jié)都沒能回家過年。剛進家樂福時,因為需要長時間用刀剁生鮮食品,以前又沒干過這種體力活,連胳膊都腫了。
假裝孕婦逃出暗訪機構
晚會節(jié)目組的女記者瀟瀟(化名),為了采訪需要扮演多種角色,也遇到過危險情況。
有一次暗訪一家醫(yī)療機構,瀟瀟扮成醫(yī)務工作者,3次進入了帶有密碼門的第一現(xiàn)場,也拍攝到了最直接的暗訪證據(jù)。就在快要離開的時候,被這家醫(yī)院的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警覺的她直接躲進了廁所。
在廁所躲了一個多小時后,瀟瀟把身上用以偽裝的白大褂揉作一團塞到了毛衣里,假裝孕婦,才得以逃脫。逃出來的時候,她沒有穿棉衣,身上也沒帶錢,為了不在醫(yī)院周圍留下任何痕跡,她在東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寒風中,足足走了兩個小時才回到賓館。
“女記者做暗訪有優(yōu)勢,別人會少一分警惕。”瀟瀟說自己已練成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事,別人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一個小細節(jié),都可能成為她調查取證的重要線索。
(據(jù)《北京日報》、《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