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風衛
王先生和張女士于2001年離婚,張女士一次性承擔女兒王曉的撫養費1.6萬元,此后王曉由王先生撫養長大。2010年1月,王曉放學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死亡。經調解,肇事司機賠償王先生各項費用22萬元。張女士得知此事后,將前夫王先生訴至法院,要求王先生支付其精神損失費等11萬元。
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法院審理后認為,該22萬元是肇事方賠付的,是給死者近親屬的一種精神撫慰,而不是王曉的遺產。王先生領取賠償金后未給付張女士,應屬侵權行為。張女士作為王曉的母親,應得到精神安撫,由于王先生長期帶領撫養王曉,可以適當多分。據此,法院判令王先生給付前妻張女士賠償金及精神損害撫慰金9萬元。
法官說法:事故死亡賠償金非遺產
洛陽市澗西區法院法官魏淑琴庭后表示,22萬元是肇事方因致王曉死亡而給付的賠償款,而非其死亡后遺留下來的個人財產,因此該款不能作為遺產來處理。死亡賠償金是相關責任人按照一定的標準給予死者近親屬一定數量的賠償,是對受害人作為一個民事權利主體生命權喪失而作出的賠償。張女士作為王曉的母親,并一次性承擔了其撫養費,雖然其已與被告離婚多年,但這并不影響她因女兒死亡所受到的精神損害,也不影響其取得死亡賠償金的權利。
(據中國普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