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木寬之
我痛切地感到,我們現代人,已經變得相當自負了。
自以為是難道不是20世紀人類最大的毛病嗎?迎來21世紀的時候,我感到人類自負一面的態度沒有改變。我們這些人,什么時候變得對一切都滿不在乎、自高自大了呢?
對待自然取傲視的態度。對大地上的一切存在:森林、樹木、水、河流、大海,人類以支配者自居。至于對待自然界共同存在的其他動物、植物、礦物等,無不取這種態度。
在瘋牛病產生的騷動中,我的腦海里忽然浮現出20年前的一幕情景,那是在友人的帶領下參觀牧場的記憶。
那個牧場群山環抱,美麗異常。它管理嚴格,如公園一樣井然有序,清爽干凈。紅色的房頂,圓木倉庫點綴于白楊林間,呈現出一派田園牧歌的景象。這個從戰前就存在的牧場,已經有詩人贊美過它。它成為當地一處觀光勝地是理所當然的。
我、友人、友人的女兒共三人,在初夏和暖的陽光里,在牧場參觀,這兒那兒地轉悠。
一踏進拴牛的建筑,我立即產生一種莫名的感覺。牛群并不拴著,只是在它們的前方拉著電線。牛的鼻子一碰觸到電線,就會被電擊得往后退縮。電線里有微量電流通過,因此,牛就被固定在一定位置內。看著牛整齊有序地并立在那里,我郁郁不快。
友人的女兒還是個中學生,見此情景她的臉色變得嚴峻呆滯。最后,牛照例被牽趕到外邊的大場子去“放風”,女孩的眼里閃現出淚光。
大場的中間豎著一根圓木柱,木柱又向四周伸出橫木,呈放射狀,與傘骨相似。每根橫木鎖系著牛鼻子。馬達一開動,圓木柱開始旋轉,鼻端鎖在橫木上的牛群,也就隨著圓木柱的轉動,開始做圓周運動。
“這樣經常給牛做適當的運動是很重要的。”帶領我們參觀的一個溫厚的中年男子向我們解釋。
牛群每天數次被帶到大場子里,鼻子鎖在橫木上,就這么一遍遍地適度地做圓周“運動”。
從書山文海里發現,自古就有這樣的說法:“引馬”;這樣的寫法:“趕牛”。教我們“引馬”也好,“趕牛”也罷,目前鎖系在橫木上的牛群,卻是被牽引著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圓周運動。
之后,我們被帶到育種現場,工作人員在這里采集公牛的精液。首先,在健壯的公牛前牽來一頭年輕母牛,使公牛興奮,然后讓公牛跨在木制器具上,一種專用器具緊貼牛的陰莖使其射精。
牛沒有心靈嗎?科學工作者說沒有。
因為它不能被證明,所以說有是沒道理的。
可是,我從牛那大大的眼睛里,似乎能感覺到它含有無法言表的悲哀。那天的所見如一種異物,長久地刺痛著記憶。
很快收到友人的一張明信片,上面寫有這樣的話:“從那天開始女兒決定不再吃牛肉。”
動物有心靈嗎?
我想:有。至少,它擁有某種情感這一想法是不會錯的。
植物有情感嗎?
我感覺:有。它雖然不能被證明,但我憑著直覺,趨向于做肯定的回答。
那么,石頭有情感嗎?
我想:應當有吧。石頭、水、風,都應當擁有心靈的。
聽到瘋牛病的新聞,我腦海里首先浮現出的就是鎖系在圓木柱上的牛的眼神,發動機帶動的運動裝置牽引下默默地一步一步不斷被迫走動的牛的表情。
這樣想著的時候,不能不感到:人類太過于傲慢自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