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一
一、中小企業土地利用現狀與發展規劃
隨著鎮江主城區的規劃南移以及丹徒新城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谷陽鎮已經整體納入城市建設板塊。其中谷陽、千里、黃序已經成為城中村,其它村也都在鎮江外環線上成包圍合攏之勢。谷陽現有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在鎮榮線西六鎮、312國道三山鎮,以及鎮南工業集中區、南山工業集中區和莊泉湖馬制刷工業集中村。其建成區面積已達5平方公里。進區企業100多家,基本形成了電子信息設備、機械制造、工業制刷等三大支柱產業,園區已經成為丹徒重要的發展板塊。2010年完成工業銷售53億元,利稅5.2億元。十二五期間,隨著鎮江主城建設南移、丹徒新城東擴和丹徒高新園區的輻射,園區功能將不斷完善,產業布局將更加優化。將形成以電子信息、新能源、先進裝備為主導的新興產業集群,做大產業規模和產業鏈,實現工業銷售360億元、利稅36億元。
二、企業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十二五期間,谷陽鎮土地利用將更加科學,集約節約利用程度進一步加強。谷陽鎮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經充分與城市規劃、產業規劃相對接,重點建設南山工業集中區和莊泉湖馬工業制刷集中區等板塊建設。從城市規模的拓展和項目投資的需求來看,土地供給關系能基本滿足企業用地需求。但是,目前企業用地仍然存在諸如投資強度不高、產業集聚度不夠、布局不合理等問題;今年因主城區審批權上收和掛鉤指標的不能使用等政策調整因素,使谷陽鎮與丹徒新城、高新園區在同樣的發展中明顯處在劣勢。具體問題表現在:1.已經簽約和在談項目落戶難;2.技改(擴建)項目用地難;3.年度用地指標少;4.城市規劃缺位等等。這些已經成為制約谷陽鎮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業主也通過商會、代表議案等各種渠道發出呼吁和表達訴求。
三、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土地利用對策和建議
一是要突出科學規劃、剛性執行。要按照國家通行標準,高起點制定完善各項專業規劃,不斷提升規劃設計的科學性,突出規劃體系的前瞻性,增強規劃執行的嚴肅性。而在工業集中區規劃、道路建設、城市配套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要考慮產業特點進行規劃。要讓產業園區建設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保持一致,增強政府的公信力,為投資者營造可預見、低風險和可持續的發展環境。比如:鎮南、南山工業集中區要與城市規劃相協調,以科技孵化器的模式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和科技水平;莊泉湖馬工業集中區要結合“三新建設”對接丹陽開發區的北擴,有效集聚小而散的家庭作坊式企業,通過土地置換、存量盤活和增減掛鉤等方式建設標準化廠房,引導企業做大做強。
二是要突出產業集聚、高效開發。政府將本著“先規劃后建設、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按照工業園區的產業定位和開發標準進行招商引資。切實改變過去在招商引資過程中過分將就投資者的弊端,轉而為選商、擇商,重點吸納低能耗、低污染、高技術、高效益的項目進入園區。同時,放大產業集聚效應,在產業配套和關聯度高的項目上做文章,形成產業鏈。減少同質化競爭,實現資源、資本的最低消耗和效益最大化。
三是要突出功能整合、集約發展。堅持整合功能、綜合性開發的思路,加快推進科技孵化、標準廠房和“一區多園”的功能區建設。一改過去的花園式工廠、粗放式招商和低密度建設的低層次發展之路,鼓勵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建筑向高層發展。切實提高工業用地門檻,積極探索市場化配置資源和政府、企業相結合的土地綜合開發利用新模式,采取租售結合的方式解決中小企業不能單獨申請用地的問題。倡導同質企業間的細化分工和服務外包,讓研發、生產、配套和物流在各個功能區之間展開協助,縮短投資期限,走上集約式的發展之路。
四是要突出用地監管、嚴格審批。中小企業用地要在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供地目錄接受監管。國土部門今后將要加強批后監管力度,一方面要為地方政府經濟社會建設發展保駕護航;另一方面也要全面履行法律所賦予的神圣職責,重點打擊違法用地行為,確保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科學、有序的配置和利用,避免土地的閑置與浪費。
十二五,正是谷陽鎮發展的機遇期和關鍵期。如何解決中小企業用地難的矛盾,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的課題和面臨的新挑戰。我們只有在新市鎮建設和工業園區用地上不斷探索和研究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才能真正做到“保發展、保紅線”,才能不斷提升園區服務配套設施的便捷度,改善城市生態和園區功能,將谷陽建設成為創業新鎮、宜居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