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亞欣
胡社光是歐洲著名荷籍華裔服裝設計師,畢業于Riefveld academie大學,后在英國倫敦進修。20多年的服裝設計經歷,已擁有6個獨立的高檔服裝定制品牌,在歐洲各國時裝界享有很高聲譽,是荷蘭皇室御用晚裝禮服設計師。他不僅多次為歐洲政要、世界各國明星設計定制服裝參與電影及MTV的拍攝;而且還參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頒獎禮服的設計;2010年受荷蘭政府委托,帶領他的時尚團隊,代表荷蘭參加了上海世博會。他曾擔任多屆世界小姐,香港亞視歐洲華裔小姐,鳳凰衛視中華小姐的評委、藝術指導,為所有參選小姐設計、提供比賽服裝。2007年胡社光先生榮獲荷蘭政府榮譽貢獻獎,同年荷蘭政府正式授予胡社光先生“高級服裝設計師”稱號,2008年分別榮獲荷蘭服裝藝術大獎,荷蘭博物館藝術大獎,2009年榮獲荷蘭形象設計大獎,2010年榮獲荷蘭施華洛世奇時裝秀創新大獎,2011年入選海外華僑名人錄等等。在歐洲的高檔服裝店里,都可以看到他所設計的各類款式服裝,得到了世界各國新聞媒體的一致推崇和贊譽。
在眾多預言當中,2012都成為了一個時間的分界點,世界末日會不會真的到來,我們無法揣測,但毋庸置疑的是,世界中的黑暗一面常常會成為許多設計師的靈感來源。
胡社光,16歲離開內蒙古呼和浩特前往歐洲,從業十幾年一直給荷蘭女王設計晚裝,此次從荷蘭回來專程參加中國國國際時裝周。他的秀充滿了黑暗的氣息,隱秘與危險并存,同時帶著一種無法抗拒的女王式誘惑。
平衡的美學
胡社光說他是天枰座的,所以在他從事服裝設計的多年當中總是在追求平衡的關系。這種感覺就像陰陽的對比,正因為有著黑暗才能對比出光明的美麗。他說,凡事都是需要對比的。
這場秀叫做“Dark Side”,靈感來自于歐洲金融危機,通過整體暗色,黑色、灰色、鉚釘等元素來表達“保護自己”。同時他也借由皮革和羊呢的對比來顯現出一種硬朗和柔軟之間的對比。
作為一名旅居歐洲多年的設計師,他說由于接觸歐洲太長時間,其實中國的很多東西反而對他來說有些陌生,因為十六歲離開的時候,到現在再回來,很多東西都不一樣了,小時候的東西也沒有了。對于現在的他來說,中國不是故土,而是一個全新的社會,很多東西都需要慢慢去接受,但他也會覺得這樣很好。
任何一個有東西方背景的設計師都會被問到如何實現東西方文化的問題,在這一次的發布當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日式浮世繪、寬腰封等東方元素,也會看到傘狀立體剪裁的西方元素經典再現。當華貴的絲綢與高傲的皮革相融合的時候,女性的剛強和柔軟完美結合,達到了一個完美的融合。正如他所說的,在他的設計中有東方的、民族的,也有西方的、古典的。
無論是黑暗和光明、硬朗和柔美,亦或是東方和西方,他的作品中時刻反應著一種平衡的美感,多一分則太多,少一分則不足,尺度火候一切盡看功力。
設計是一種再創新的過程
此次發布中,胡社光用到了許多真皮的面料,他覺得真皮是與人類皮膚最貼近的一種面料,最能讓人表現出最真實的狀態。“不管是動物的皮還是人類的皮(膚)都一樣,都是外在讓人們去認識的方法,無論你認識誰都是通過外貌。動物的皮我覺得是很接近人類的皮膚的感覺。像我自己是從內蒙古呼和浩特來的,16歲的時候去的歐洲,所以我對皮質也會有一種特殊的情感。”
最后的一件服裝展示時,他用到了防毒面具,雖然他不是用防毒面具的第一人,可是面對人們最喜歡討論的“抄襲說”他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我用珍珠來表達女人最柔軟最美的一面,鉚釘則是她們在現代社會里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女人的陰暗一面把她推出來其實是非常美好的。盡管有人說在法國已經見過防毒面具了,但是我覺得把別人好的東西運用、改變一下,讓它成為自己的東西,其實這在服裝界是經常運用的。服裝界沒有‘抄,當看到別人好的東西的時候拿過來創新、運用是可以的,因為一模一樣的東西是不可能存在的,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找靈感。就像我在大街上看到一個人穿著棉襖,我覺得特別美,我會把他變成自己的東西。服裝已經這么多年的歷史,衣服就是衣服,除非你變形改成鐵,否則我們一定會去看過去的服裝、民族服裝。這不是為了‘抄,只是為了找靈感,從中找到靈感融入自己的設計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