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黃帥
2012年3月31日,為期3天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產品博覽會在江蘇昆山圓滿落幕。在由商務部、中國貿促會作為指導單位,中國國際商會、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本屆博覽會上,共有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677家企業參展,包括21家世界500強企業和眾多行業龍頭企業,展覽規模5萬平方米,其中特裝展位面積超過70%。圍繞國家和江蘇省“十二五”時期急需引進的新技術、新設備和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一大批全球領先的高新技術產品在博覽會上集中亮相。
促貿易結構平衡發展
“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其中一個重要戰略性調整就是由出口為主向進口和出口并重轉變,積極促進和擴大進口,促進進出口平衡發展,發揮進口對宏觀經濟平衡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舉辦國際進口產品博覽會意義重大。
中國作為貿易大國,在全球分量很重,但長期以出口為主的貿易不平衡,這就要求出口為主向出口、進口并重轉型。現在江蘇每年仍有600億~7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平臺的搭建,選址江蘇昆山,立足長三角、服務全國,有利于加快長三角一體化,促進江蘇、乃至全國進出口結構平衡,加快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產業的轉型升級。
展覽規模檔次高
“擴大進口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次展會其實就是一個踐行的具體措施。以前都是我們‘走出去,現在人家把最新技術、最好產品都送到咱們家門口了。”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笪家祥告訴記者,除了進口產品的交易外,新技術裝備“進來”對我們的產業升級有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從品牌消費來講,“比一比”也有利于產品質量的提升。進口除了會對國內質量、技術、環保有促進外,還能提升服務業水平,帶動旅游、物流等。
本屆博覽會參展企業和展品主要來自海外公司和外國在中國的投資企業,著重點在促進國外企業向中國出口。展會展示了海外先進的高端機械設備、IT及自動化控制、能源環保新品、品牌消費品等,令人大開眼界。博覽會吸引了加拿大安大略省、比利時林堡省、德國巴登符騰堡州、英國埃塞克斯郡等16個友好省州政府組團參展,美國哈斯、德國巴斯夫、瑞士ABB集團、日本三菱、韓國三星等世界500強企業和各國行業龍頭企業均在博覽會上占據一席之地。
展期活動異彩紛呈
幾大會議及論壇與展會同期舉行,為轉型升級帶來新機遇。其中,2012變亞太商會大會和ICC亞太年會是亞太地區商協會及企業代表參加的高端會議,這也是兩大會議首次在中國舉行。
擴大進口與貿易平衡發展論壇,邀請商務部、海關總署、外匯管理局負責人及經濟金融專家、大型進口企業代表,深入解讀中國“十二五”時期擴大進口的相關政策、信息與舉措,進一步促進與企業代表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亞太商會大會以“向中國出口”為主題,300多位來自亞太地區國際商會各國國家委員會代表、亞太地區商協會及企業代表、世界其他地區的商協會及企業代表,圍繞亞洲地區的商業和貿易發展等議題進行研討。此外,大會期間還舉辦了中外商會合作對接會和第四屆國際商會(ICC)亞太區年會。
新產品和新技術發布會也是此次中國國際進口產品博覽會的一大亮點。多家海外參展企業發布最新技術和成果,并與國內對口企業交流洽談。其中包括比利時林堡省新技術研討會、東英格蘭能源海岸海上風電商機研討會、中國—加拿大經貿對接洽談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