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失實造成了部分采訪對象對記者的不信任。反過來講,新聞記者一旦建立了個人信譽品牌,對于獲得采訪對象的信任,獲得獨家采訪機會,也是極其有利的。新聞記者的信譽品牌需要從以下方面打造和維護:
一、記者的心態要端正。記者應該尊重采訪對象,做忠實的記錄者,具備“造假就是雷區”的安全意識,努力做到:不急功近利,不沽名釣譽,不嘩眾取寵,不麻痹大意,不自以為是,不貪圖省事,不輕信盲信,不“先入為主”,不捏造“事實”,不添加“合理想象”的細節,不歪曲報道,不片面報道。
二、記者編輯的知識技能要過硬。記者所提的第一個問題,往往就能讓名人、專家看出記者是否內行,并因此判斷記者素質過硬不過硬、文化底蘊深厚不深厚。若記者的表現使采訪對象覺得準備十分不充分、十分外行,記者采訪被拒絕的幾率就很大。
三、要重視編輯記者間的溝通和核實。記者輕易相信坊間傳聞、小道消息、謠言,而不向權威信息源作認真的核實,或沒能核實第一權威信源,是造成新聞失實、傷害記者編輯信譽的重要原因。要避免如此過錯,記者編輯就必須特別重視核實工作。
四、媒體單位和主管部門要愛惜和維護旗下記者的信譽品牌。對旗下記者的信譽品牌,各家媒體和主管部門應該在新聞宣傳體制、媒體運行考核機制、新聞法制、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等方面給記者“打造和維護信譽品牌”創造良好條件。
(王衛明、胡飛軍文,摘自2012年2月《青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