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家人發現陳先生右側手腳沒有力氣、講話不清楚。一小時后,將其送至邵逸夫醫院急診室。醫生檢查后診斷為腦血栓,很快溶栓小組成員緊密配合,給他進行了靜脈溶栓治療。溶栓藥推注了30分鐘左右,原來不能抬起的右側手腳已經能夠抬起來了,1個小時后,藥物注射完畢,陳先生的右側手腳基本恢復正常,講話也清楚了。
陳先生的救治成功得益于卒中中心高效率的先進工作方式。卒中中心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治療卒中最有效的方法,它是在卒中單元的基礎上,將卒中急救、重癥監護、神經介入、神經內外科、康復訓練、心理咨詢和健康教育等多學科有機結合起來,提高腦卒中的診治水平,降低致殘率、復發率和死亡率。卒中中心不僅包括卒中病人住院期間的管理,也包括院前急救和病人出院后的社區醫療、家庭醫療。
溶栓治療(即血管再通)是目前世界公認最有效的缺血性腦卒中的藥物治療方法。研究結果顯示,及時接受溶栓治療的病人,在卒中發生后3個月,發生最小程度殘疾或不發生殘疾的概率增加30%。靜脈使用溶栓藥,在發病3小時之內最有效,目前認為在4.5小時之內也有效,而動脈內使用溶栓藥的時間可以根據情況延長至6~12小時。為能夠更快速地給卒中患者提供溶栓治療機會,邵逸夫醫院卒中中心根據國際標準成立溶栓治療小組,當病人到達急診室后,經過快速評估和多部門合作,為卒中患者開通綠色通道,患者可以優先做CT檢查、優先獲取血化驗結果、優先從藥房獲取溶栓藥物,這些綠色通道可以保證以最快速度用上溶栓治療,最大可能地改善預后,使患者的殘疾率降低或不發生。卒中后肺部感染在卒中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防止發生肺部感染的其中重要方法是在患者第一次進食及服藥前行吞咽功能評估,然后根據評估結果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卒中中心所有入院的卒中病人都進行吞咽功能評估,以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生率。
邵逸夫醫院于2006年開始卒中中心的籌備工作,2009年初正式成立,經過不斷努力,早已到達國際標準。報道顯示,通過認證的卒中中心,其院內死亡率、30天死亡率、30天并發癥及30天再入院率均低于那些沒有通過認證的醫療機構。(王家鈴)
編輯/朱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