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前
陶瓷是胎與釉、瓷與詩書畫相結合的傳統藝術,它的美既在于原料的材質美、制作的工藝美,更在于裝飾的藝術美,是集材質美、工藝美、裝飾美于一體的藝術品。在這獨特的藝術領域里,曾亞林的作品格外令人印象深刻。他的作品古今結合、新穎獨特,既富有傳統藝術情趣,又富有現代藝術特色,每一作品都體現出他深厚的繪畫功力和獨特的創作構思,給人們帶來無限的美感和藝術享受。
曾亞林1964年生于景德鎮,畢業于景德鎮陶瓷職工大學美術系,中央美院中國畫學院高研班。系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以及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景德鎮美術家協會會員,現就職于景德鎮陶瓷研究所。
曾亞林學習陶藝的條件可謂得天獨厚,不僅從小有父親(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曾維開的熏陶和教誨,還先后師從景德鎮陶瓷學院教授姚永康、著名傳統瓷雕家陳夢龍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熊鋼如先生。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他融會貫通、勤于創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陶瓷藝術風格。
在瓷器上作畫,其難度遠比在宣紙上作畫大得多。擅長國畫不一定擅長瓷繪,擅長瓷繪也不一定擅長國畫,而曾亞林卻兼得二家之長。在他的筆下,潔白圓潤光滑的瓷胎就是上好的絹帛宣紙,釉料和彩料就是最佳的水墨丹青。他的作品既有筆觸細膩、色彩明麗的工筆畫,又有筆力勁釉層疊流淌,營造出酣暢淋漓的、用傳統的中國畫筆墨技法難以達到的、表現水天一色、層林盡染、瀑布水霧、波光粼粼、月色朦朧等景色的獨特的大寫意藝術效果。更獨具匠心的是,他在這種精心營造的大寫意背景下,偏偏運用工筆等技法描繪主體人物和景物,將工筆和寫意融于一爐,既對比鮮明又和諧統一,既使主題十分突出又現代藝術感極強。一件作品往往兼具工筆、寫意、油畫、裝飾畫等多種效果,然而卻又風格協調、特點鮮明、清新雋永、耐人尋味。他的這些作品不僅是一幅瓷上圖畫,更是一首動人的詩、一部輝煌的交響曲,不由令人驚嘆其構思的玲瓏巧妙和技能的嫻熟到位,具有動人心弦的藝術觀賞效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曾亞林多年如一日的潛心創作獲得了豐碩成果,他的作品在國內外展評中獲獎達6O多項,并被國內外多家館藏機構和收藏家珍藏。其中,釉上彩《古樂圖》《水仙》《馬》獲第二屆國家級工藝大師精品展金獎、綜合裝飾“麗人行》獲第七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二等獎,綜合裝飾《春風吹的游人醉》獲第八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銅獎,綜合裝飾圓盤《清曲》被珍藏于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寶館、參與制作的巨型青花斗彩瓷瓶《百荷圖》被江西省政府贈送給澳門特別行政區。其多件作品還被收入(《世界陶瓷藝術家作品精粹》《中國工藝美術館陶瓷藝術珍品集》《中國景德鎮藝術陶瓷精品鑒賞》《陶瓷藝術文化審美》等典籍,出版《曾維開、曾亞林陶瓷作品集》《曾亞林藝術陶瓷》《景德鎮陶瓷》《中國陶瓷》《陶瓷研究》對其人其作曾專版介紹。
清代著名畫家石濤曾說:筆墨當隨時代。同樣,陶瓷藝術創作也應緊跟時代發展,這對于藝術家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一個優秀的藝術家必須具有豐富的情感、深厚的素養、藝術的天賦、精湛的技巧以及勤奮的精神和創造性,而這些正是曾亞林所具有的。當人們感慨現在的陶藝創作跳不出傳統陶藝的窠臼時,有許多象曾亞林一樣的藝術家正在努力汲取傳統藝術精華、發揮現代工藝優勢、努力繼往開來、開拓創新。我們期待著曾亞林不斷推陳出新,創作出更多、更好、更新的陶藝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