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一、新安畫派的形成
一切藝術的表現形式及內容,都植根于一個國家及時代的特定生活環境、地方民俗特征、宗教的信仰以及社會的動蕩等所產生的心理變化和對思想感情的影響。尤其是作為意識形態的繪畫藝術,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它是特定時代的產物。新安畫派也不例外。
新安畫派是在如下情況下形成的:一、明末清初是一個社會大動蕩時期。明代自萬歷以后政治愈加腐敗、黨爭激烈、戰爭迭起、橫征暴斂、民不聊生,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力量日漸壯大。崇禎十七年,李白成農民起義軍終于攻入北京。不久,清軍入關,建立清朝;二、由于商品經濟的興起,出現了新興的商業階層——徽商。它們的巨額資產除投資經商和奢侈的消費外,用相當的部分投資書畫、古玩,資助祠堂、書院,對文化事業更是競相爭助。如收藏家吳羲,時常與新安畫派領軍人物漸江在家里共同賞讀古代畫家的作品,使漸江得以能充分利用徽州富商收集的藝術精品學習書畫來豐富知識和開闊眼界;還有大徽商吳伯炎廣收晉、唐、宋、元名跡,曾請大畫家董其昌、陳繼儒幫其鑒別真偽,藏有多幅元代倪云林山水畫作品在徽州老家,使漸江等人有機會面對真跡認真學習、摹寫;三、在明清動蕩更迭之際,更多的知識分子則采取了隱逸山林、埋名梵宇、寄情書畫作品。他們受“禪”的啟示,畫家一心與大自然交往,使心胸與自然之間相互滲透,調和成一種藝術丘壑,以胸境表現山水,以山水寄托胸境。因而在藝術上創造出冷寂、疏淡、荒寒之風;四、新安處于萬山環繞之中,川谷崎嶇,峰巒峻嶺,黃山白岳,險秀奇雄,泉瀑嵐煙,變幻莫測。在大自然的陰、晴、明、暗和春、夏、秋、冬的變化中,黃山時刻幻化出無窮無盡的奇景。難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這些因素最終促成了新安畫派的形成。
二、新安畫派為何能影響景德鎮陶瓷繪畫
在中國古代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瓷的歷史源遠流長。據《浮梁縣志》記載:唐武德中,鎮民陶玉者,載瓷入關中,稱為“假玉器”,且貢于朝。玉之為物,潔白澄清,光輝徹亮,日“假玉”。其色白質薄,其釉瑩徹如玉,于是昌南之名聞天下,使景德鎮后來終成名聞天下的——瓷都。瓷的產地不同,它的特性也不同,景瓷素有“類雪似銀,類冰似玉”等特性。尤其是元青花瓷的出現,更加重了它的“冷、清”特性而備受人們的喜愛,成為一種高貴而又高雅的藝術品,它能凈化心靈,提升人們的思想境界,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青花瓷出現在元代,它呈現“藍”這種冷色是和文人士大夫追求荒、涼、冷、清的精神寄托相一致,尤其同倪瓚的山水畫的境界相吻合。元青花瓷通過青花這種冷色的映襯,更加深了瓷的“冰肌玉骨”之特性。色彩的冷與暖本是西洋畫家對色彩的分類,中國畫中的“冷”與西洋繪畫中的“冷”表達手段不一樣,但目的都一樣,均是表達一種寒、涼、寧靜、安詳之意味。西洋繪畫以一種很直白的方式,如以藍、綠、紫等冷色表現;而中國文人山水畫中的冷是一種更高的境界,它是通過畫面的構圖、形象、比例的大小、黑與白的對比等,營造一種冷、清的意境從而達到雅意林壑、寄情山水,以其獲得精神上的休息或解脫。元青花瓷在景德鎮的出現,有它的偶然性:阿拉伯國家這種材料的進口:但也有它的必然性:因為在元代它同“禪”學的清心寡欲,隱逸山林的精神又是一致的,故它有勃勃生機,尤其更受到失意文人的推崇。新安畫派也是受元失意文人畫的影響,追求靜穆幽寂、冷峻超然之意境,故他們是一致的。隨著新安畫派的出現,被景德鎮陶瓷繪畫吸收,既有中國文人山水畫的意境又體現了“禪學”的精神和道教的思想,更加強了瓷的這種冷、清之性。
三、新安畫派影響景德鎮陶瓷繪畫取得的成果
淺絳彩是時代的產物,隨著1840年鴉片戰爭的開始,列強將中國的大門打開。在思想上,西方相對于中國封建制度先進的民主、自由思想觀念的傳播;政治上,中國被西方列強分割,而腐朽的滿清統治者依然對內鎮壓、剝削老百姓,對外屈膝投降;經濟上,民不聊生,人民處于貧困的死亡線上掙扎,整個社會處于一個動蕩的時期。淺絳彩的出現,預示著儒家思想中那種等級森嚴的保守觀念在各種時代浪潮的沖擊下已是落日余輝,神州大地一場轟轟烈烈的思想解放運動,它發生在朱子理學的發源地。這就如同用一支無形的槍,刺向封建制度的心臟。不再是新安畫派畫家到景德鎮畫瓷器這么簡單了;而是文化藝術上率先向封建制度的徹底宣戰;倡導藝術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切人類辛勤勞動的成果都是美的。民間工藝美術創造更多的經濟回報。他們完整地吸收了淺絳彩的藝術規律、表現手法和粉彩畫的傳統工藝并在此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如王琦、王大凡研究出了“落地粉彩”的畫法、劉雨芩創立了“水點桃花”等。
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我們發現,景德鎮陶瓷繪畫藝術受新安畫派的影響十分明顯。兩地距離上的相近是景德鎮陶瓷繪畫能夠吸收新安畫派的最大優勢。徽商是新安畫派影響景德鎮陶瓷繪畫的傳播者和實踐者。早在明萬歷年間,徽派木刻版畫就開始影響景德鎮陶瓷繪畫,形成于清初年的新安畫派也是吸收木刻版畫的營養成長起來的;他們都從木刻版畫中吸收營養發展自己,這是新安畫派能夠影響景德鎮陶瓷繪畫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新安畫派畫家創立的淺絳彩,說明了新安畫派畫家不光是影響者,還是景德鎮陶瓷繪畫的直接參與者和創新者,對珠山八友的形成以及今天陶瓷繪畫的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珠山八友中將近有一半是徽州人,他們是在新安畫派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他們后來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新安畫派的作用。珠山八友完整地吸收了線絳彩的藝術規律和表現手法,他們承前啟后,今天景德鎮的最早的十二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有好幾位是他們的后裔及弟子,如王錫良、王隆夫、李進、張松茂等人。
總之,從筆者文章的分析得知,新安畫派對景德鎮陶瓷繪畫的影響是鐵的、不容辯駁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