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俊男
家鄉的樹木很多,但最難讓我忘懷的還是柳樹。
千百年來,柳一直為文人墨客所鐘愛,“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時光流逝,但這些詠柳的佳句每每讀來,依然令人唇齒生香,心情愉悅。
柳是春的使者。“五九六九,沿河看柳”。還是春寒料峭的時節,寒風不時卷起田野深處那斑斑駁駁的殘雪,可倔強的柳芽卻睜開了惺松的睡眼,在枝頭上點出了一串串嫩黃的音符,也點出了嫩黃的春色。柳,又是秋天的護衛。蕭瑟的秋風席卷而來的時候,百花凋零,萬木枯黃,唯有柔弱的柳挺著瘦瘦的身軀,搏霜斗寒。
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放,無心插柳柳蔭濃。”《易經》上也說:“柳者,易生之木也。”柳的生命力很強,生長也很平易,山坡、溝壑、村旁、河邊……只要有泥土,哪兒都可以生根發芽!即使嚴寒酷暑,風吹雨淋,也無懼無畏,卓然挺立;春盡的時候,它還會吐出一樹的柳絮,飛飛揚揚,將生命再一度播向四面八方!我們家鄉有位老人,她時常用柳枝夾成“障子”來攔擋畜禽的進入。一來二去,她家的小院竟然被枝條婀娜多姿的柳樹所包圍了,形成了一道別具一格的柳樹院墻。幾年后,這些“障子”竟然都長成了有用之材。她的兩個女兒出嫁時,這些柳樹成了一份獨特的嫁妝。
柳的剛耿、恭謙的性格和對生命的渴求常常使我想起勤勞的家鄉人民。千百年來,他們就像這北方大平原上并不很起眼的柳一樣,熱愛生活,勤于耕作,不恃強凌弱,也不事張揚,只默默地用自己平凡的生命來裝點和釀造屬于自己的生活——這也正是我愛柳的真正原因!
(責任編輯徐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