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廷
龍年第一個交易日的市場交易雖然不是以紅盤報收,但這不妨礙我們依舊期待滬深股市在龍年有不錯的表現。從市場運行節奏看,周期類股和成長類股交替攀升,秩序良好。從技術分析的角度看,上證指數在5日、10日、20日均線金叉以后,處于多頭排列狀態,第一次上沖60日均線遇阻回落,多方主動調整,而這次指數再度走強表明60日均線已經不是本次上漲的目標位,上方指數將有望攻擊2350點,甚至有沖擊半年線的可能性。本輪行情,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每次指數到了危險的時刻,都是它們力挽狂瀾。在2132點起來的過程中,煤炭有色表現出色,而到了最近的走勢中,農業和文化傳媒起到了側翼的作用。
經濟層面看,中國經濟在去年四季度開始就已企穩,結構蕭條都是針對民間資本的,在國家主導的經濟建設中,私人投資往往并不是主力,我們從不認為宏觀調控會傷及中國模式的本質,無論從PMI 還是從工業增速,都在彰顯好轉,其動力來自去年三季度開始的定向寬松和財政支持,農歷春節后投資盛宴還在延續,房地產投資下滑是完全可以被對沖的,這也意味著,伴隨調控步入尾聲,本輪經濟反彈應該是趨勢觸底的征兆。四季度GDP增速為8.9%,回落方向基本符合預期,但高于預期值8.6%。12月份的M2超出業內普遍預期,M1也有小幅回升,流動性初顯觸底跡象,但M1-M2 剪刀差卻不升反降,可見流動性觸底回升的持續性還需進一步觀察。我們推斷,M2的大幅回升主要源自流動性較差的定期存款增加。另一方面,M1的好轉主要來源于M0的大幅上升,這主要是節前現金需求激增引起的。因此,總的來說,12月份貨幣供應量數據表面改善,但質量卻不高,對流動性的判斷還不宜過度樂觀。
目前市場談論比較多的是關于新股發行制度方面的影響。對此,我們簡單分析一下為什么市場會關心這個問題。資本市場生態環境在迅速惡化難以持續,以往PE賺一二級市場差價的錢,大股東通過融資或減持賺二級市場(泡沫)的錢,各類機構、基金賺散戶和互相博弈的錢,目前二級市場從散戶到基金連年虧損對應的是一些PE機構高達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潤。獨贏的結局必然是各類贏利模式的終結。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管理層對此還是開始關注了。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溫總理要求做好今年金融工作的第三點是“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加強股市監管,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協調健康發展,提振股市信心”;證監會主席助理朱從玖在相關論壇上指出“新股熱導致市場多輸的局面,十分有害”。但是改革也不會一帆風順。新股發行市場化和退市,將使股票的一二級市場差價大幅度縮小,而消除溢價只有通過二級市場股價下跌來實現,目前二級市場投資者已經面對這一挑戰,還將觸及各類PE、上市公司股東等更大范圍的既得利益,考驗管理層的智慧和決心。從股權分置改革的經驗看,中國資本市場經歷重大制度變革的表現是先抑后揚,有遠見和耐心的投資者在不遠的將來有望分享改革紅利。預期市場將按供求平衡的原則進行估值重構,供應短缺的溢價消失后,大部分行業二三線小市值公司由于換手率下降等原因甚至會產生折價,與香港等發達市場接軌。而受益經濟轉型行業的龍頭公司會繼續享有業績高增長溢價和市值擴大帶來的流動性溢價。
近一個階段的走勢看,以銀行、保險為代表的低估值的板塊走勢明顯好于很多業績變臉的個股。我們繼續看好緊縮政策放松受益的銀行股,目前銀行股估值偏低,12年動態PE6.5倍和接近1倍的PB,今年仍然有望獲得絕對收益和階段性的相對收益。另外從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可以看出,農業科技將大力發展,受益政策扶持的水利板塊將有不錯的表現。政策扶持指明未來十年水利投資建設進入黃金發展期,資金有保障2013年將達到“十二五”水利投資建設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