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新能源資產注入在即。
記者求證:昌九生化證券部工作人員指出,前期已經有公告聲明指出“重組失敗”的報道并不符合事實,說明仍然是希望能夠重組,但是時間不可能如傳聞中那么快。
昌九生化的重組傳聞一直在持續,12月2日,ST昌九發布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并復牌,卻讓原本希望贛州工投將所持稀土資源重組的ST昌九的投資者“斷了念想”。潛在實際控制人贛州工投在《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披露,其已將原持有的兩家稀土公司股權劃轉給贛州市國資委,不再持有稀土股權,且在12個月內對上市公司無重組計劃。該表述被廣泛解讀為“一年內不會對上市公司進行重組”。
在該消息發布后,ST昌九復牌后出現連續的5日跌停。隨后公司在13日發布對贛州工投的股權收購事項相關澄清公告,作為潛在實際控制人的贛州工投表示,將積極推進收購昌九集團及收購成功后ST昌九的重組工作,并否認外界對“不重組ST昌九”的解讀,但同時含糊的是,贛州工投也未明確表示所說的“重組工作”的具體含義。
但是自去年12月29日創出低點后,ST昌九股價卻接連攀升,于是市場上又開始傳出了大股東馬上會注入新資產的傳聞。按照這種邏輯,股價的接連上漲應該和這有直接的關聯。
然而,雖然如昌九生化之前發出來的公告顯示,實際控制人并沒有放棄收購后的重組工作,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實際控制人在重組工作中有何進展以及如何開展這項工作。
之前有分析指出,ST昌九存在明顯的資本運作痕跡,冗長的決策鏈條與微妙監管生態下信息難以保密;原控制人主動減持控股比例至30%以內為運作鋪路;股價異動引發成本,風險上升與窗口期限制;通過發布利空公告等方式逆轉市場預期。在這樣的博弈中拉開了股價的暴漲暴跌。這樣看來,此次的傳聞真正能否實現還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