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技能第4期網絡討論之一:課后自我反思的意義、內容與功能
【山東肥城市陸房中學·董富秋】:我們先聽一個故事:某校有一位教師,不但在工作上任勞任怨,而且積極利用業余時間收集各類與自身業務相關的學科知識、經典教學案例、教育名家的精辟論述,幾年下來剪貼和摘抄了幾大本資料。一次,教育局領導到該校視察工作,校長以此作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先進典型向領導匯報。領導看后意味深長地說:“這位教師的學習意識和執著精神值得肯定,但從他的這些剪貼、摘抄中我只看到了別人的智慧,卻沒有看到他自己的思想。”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得知教師要勤于反思,不能在“拿來主義”中使自己迷茫。教師不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上課——下課——批作業”,機械地完成著領導布置的各項任務。教師需要思考,因為只有思考,才有創新、才有發展。
【江蘇蝸居】: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課后反思應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來分析。從學生層面主要看學生的參與度、實效性,從教師層面看教學理念是否體現“健康第一”的思想;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法是否符合學生的學法;重難點解決方法是否科學;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是否達到一定量;場地器材是否合理。
【江蘇南京雨花臺區眉山第一中學·李安成】:寫課后反思要做到“五直”:(1)直面成功。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的措施;思維清晰、邏輯分明的講解;動作優美流暢的示范;某些教學理念的實踐過程;在教學中運用的一些運動規律和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后教學時參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和創新。(2)直面失敗。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因此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并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后再教學時應吸取的教訓。(3)直面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便會與之失之交臂,再次需要時就會產生遺憾后悔之念。(4)直面學生見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后豐富教學的好材料。(5)直面“再備課”。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教學重難點有無突破;啟發和引導學生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學練方法是否得當;運動負荷、教學密度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教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點評】:課后自我反思主要是指教師上完課后對整個教學行為過程進行回顧、審視、思考,課后反思是完整教學的一個部分,也是自我成長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有關課后反思的問題還沒有引起廣大體育教師的足夠重視,有的只停留在口頭上、應付上、形式上,正如董富秋老師所言:搞的是形式主義。因此,如何撰寫課后自我反思成了教師們所關注的問題。在網絡討論中,教師們踴躍發言,提出了很多想法,如記成功、記失敗、記機智、記學生、記困惑、記創新等等,都是一些很好的建議,值得借鑒。
教學技能第4期網絡討論之二:課后自我反思的形式與途徑
【江蘇ksfengzheng】:我認為課后反思有三個途徑:(1)即時反思。我們體育教師通常會進行幾個班的教學,雖然是一個教學內容,但在不同的授課班級,會采用略有變化的手段,當我們上完第一個班級時就要即時反思,需要在下一班級的教學中進行改進的有哪些?短時間里怎么來解決剛上完的班級中出現的問題比較好?簡單思考之后可以在下一個班的教學中采用新的思路,這樣在幾個班的教學之后,也就找到了比較好的解決方法。(2)授后反思。當一個課時方案教學完成后,就要在即時反思的基礎上進行思路的整理(這一教學中哪一個手段方法是最好的,好在哪;這一教學中最讓你感到棘手的問題是什么等),也就是把存在腦中的想法快速地落實到紙上。同時,如果發現自己一個人力量解決不了問題就可以拿出來與其他教師交流,以便找到更好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進行下一課時計劃的調整,同時也做好了積累工作。(3)單元反思。制定單元方案和課時方案是一個預設的過程,至于一個單元的內容安全的合理性、課時安排是否足夠等都是需要在教學之后才能看到的,所以在一個單元的教學之后再進行一個系統的反思,圍繞教學中出現的情況再來把單元方案進行調整,這樣就幫助我們梳理了一個教材完整的教學思路、各個階段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以及教學最好的方法。
【金華tanglongga】:因為所教授的班級情況接近,我把這節課的反思用到下個班級的教學中,具體地做一些調整。
【衢州村姑】:課后自我反思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作用是毋庸質疑的。問題的關鍵正如邵老師所言,我們該如何進行反思、反思的內容、形式、渠道等有哪些、有沒有具體可借鑒的方法等。結合自己的體會,簡單的幾點認識如下:(1)反思貴在堅持,養成習慣。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對待自己的課堂、職業、成長。(2)反思的內容要因人而異,且有針對性。比如年輕教師重在反思自己教學組織中的課堂紀律、學生參與興趣、教法運用、教材理解、教育教學的科學性等問題,而具有一定經驗且有意愿進一步提高的老師,反思教材教法、課堂中的創新之舉、階段性重點關注的問題、教育教學的藝術性、學科理論性等更深層問題。(3)反思的內容與質量來自于常態課堂教學的規范與質量。期待從“放羊課”里獲得有效的反思內容是枉然的。(4)反思的廣度與深度取決于學習內驅力的大小。只有不斷學習、不斷補充,才能帶來課堂教學的改變與課后反思的升華。(5)反思的時機。首先貴在“及時”,做完就想,邊做邊想,想了便及時記錄,勤于動筆是以防“火花”消逝的不二法寶;其次貴在“有串聯”,即反思與反思之間要有聯系,后面的反思可能就把前一次的疑惑解決了,“有主題”的反思是不錯的方法。(6)反思的形式要靈活多樣。備課本上反思、日記、博文、案例、論文等。方式如獨自反思、同行討論、閱讀書籍等。“勤于反思、善于反思”——成長的必經之路!
【江蘇金剛石】:我認為課后反思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注意反思的“落腳點”。首先要做好個人教學能力與教學風格的自我反思;其次“反思”要結合教育資源,如學校環境、辦學條件、學生實際等,實事求是,因地制宜。(2)注意反思的“系統化”。體育教師的反思要盡力做到客觀與體系化,不要有所遺漏。(3)注意反思的“實踐性”。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反思”的目的就是為了改造教學實踐,在實踐中體現價值。(4)注意反思的“發展性”。這點對于新老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反思不僅僅是對教學實踐的反思,還應該有對“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學習、學習后的再反思。
【點評】:課后自我反思的意義與作用已毋容置疑,但要落到實處絕非易事,因此,我們要在了解課后反思意義的基礎上,明確課后反思的各種形式或途徑,切實有效地進行實施,才能達成預期的效果。在網絡討論中,老師們提出了許多的反思形式,如即時反思、授后反思、單元反思;備課本反思、日記、博文、案例、論文;獨自反思、同行討論反思、閱讀書籍反思等,同時還指出了反思過程中一些應該注意的問題,這些形式與建議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教學技能第4期網絡討論之三:年輕教師課后自我反思技能的培訓
【溫州潛泳起跑】:新教師初入課堂,會面臨較多的教學疑難問題,需要反思的點也很多。我認為,新教師反思還需在老教師的指導下聚焦問題,不能“泛泛而思”。在教學實踐中要針對某一問題或者某一類問題進行前段性反思,最好能達到深度反思,以求比較好地解決問題。之后,問題會慢慢得到解決,積累會逐步深化,成長就水到渠成。
【安徽銅陵縣教育和體育局·戴恒年】:年輕體育教師往往忙于應付繁重的課時任務,忽略了課后自我反思,這是應當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關于年輕體育教師課后反思技能的培養,我想談三個方面:(1)年輕體育教師課后反思的內容是什么?體育課后反思是在提前備課、認真上課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的回顧和總結。沒有備課、上課的前提就無從反思。年輕體育教師課后反思可以重點關注這些方面:體育課教學計劃是否符合教學實際;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的達成度如何;教法和學法的有效性怎樣;場地的選擇是否合理,器材的使用是否高效;體育教師示范動作、語言等是否恰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氛圍的融洽等等。總結亮點,改進不足。(2)年輕體育教師課后反思技能培養的幾種途徑:一是自我總結。打鐵還需自身硬,年輕體育教師要想在課后自我反思技能上有所提升,就得做體育教學的有心人,練就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養成及時總結、課課總結的好習慣,堅持寫好每節課的課后小結,哪怕只是粗淺的認識或體會,堅持收集歸納、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技能水平就會提升。二是廣泛聽評課。年輕體育教師要學會博采眾家之長。可以多聽聽優秀體育教師的課,以及其他學科老師的優質課,比如學習語文老師的語言組織、音樂老師的發聲方法和豐富表情等,以此來豐富我們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率,在借鑒中提高課后反思技能。三是大膽上公開課。年輕體育教師要爭取機會多上公開課,無論是匯報課、展示課、研討課還是評比課,都應在實踐中成長。年輕體育教師更要正確認識公開課,精心準備,認真上課。在課后研討中要大膽闡述自己的設計思路,匯報教學得失,說明改進想法等。在業內專家、同組教師分析點評時要虛心學習,做好筆記,用心揣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總會有不同的認識,我們得明白兼聽則明的道理。(3)年輕體育教師課后自我反思的幾種形式:一是課后小結。課后小結是一種比較常態的形式,貴在堅持。努力做到每節課后有小結,無論長短,不求大而全,但求有新發現。二是教學敘事。針對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一定要抽時間思考,最好撰寫成文,不斷提升理性思考的能力。三是診斷反思。有些疑難問題,自己搞不明白,可以帶著問題咨詢專家或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也可集體研討,這樣的診斷反思會更有深度和針對性。
點滴皆學問。年輕體育教師是未來學校體育的生力軍,學會做體育教學的有心人,堅持做好課后自我教學反思,今天的點滴積累必將是我們成長歷程上的寶貴財富。
【遼寧·王勇】:什么是年輕的教師呢?不是年齡的年輕,我想應該是教育教學技能的生疏,所以這一部分的教師更應該注重教學反思,只有具備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個認為應該側重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針對某一教材進行課后反思,然后根據反思的結果進行這個教材的再教學,如四年級有三個教學班,每上一節課就反思一次,多次揣摩有助于徹底理解教材進而達到運用自如之效果,當然這樣會加大教師工作量,但對教師快速成長收效頗大。其次,年輕教師的教學反思應該在不足和改進措施方面多下功夫,因為年輕教師寫反思的目的更多在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不斷積累經驗。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關鍵在于哪些方法是有效的。比如自己的思考、同事之間的商討、某文章的摘錄,種種這些都可以寫在反思中,之后通過實驗來證實,進而能有效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浙江黃巖區城關中學·陳迎春】:教師做自我反思是提高個人教育教學業務水平的有效途徑。但自我反思更多的是一種自覺行為,只有對教育教學工作有著執著而強烈的事業心的教師,才會有所堅持、有所收獲。
首先,教師的自我反思技能培養是從“敢—會—專”逐步發展走向成熟的過程,具體做法是:(1)敢。很多教師不是不想做,而是不敢做。原因是不知道該自我反思什么內容好,有思想顧慮,擔心別人笑話。其實誰也不是自我反思的高手,新手進行自我反思,就從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開始,記錄課后仍然在引起你思考的問題。自我反思沒有內容限制,只要是促進教育教學提高的思考都可以。(2)會。學會自我反思后,教師要經常記錄教學反思日志,有意無意間關注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學得失,思考如何教學更有效。自我反思不是閉門造車,需要與他人交流,每個人的都有不同的思維特征和心智模式,所以對反思的內容以及問題的想法也有不同,所以我們“能容乃大”,要包容不同想法,多聽聽不同的反思。多元思維能擴展自己看問題的視野,對問題的研究會更深入。像參加教研活動時的聽課評課活動,就是參加教研的老師對本次公開課的反思進行交流,聽聽他人的反思彌補自己的不足。再者就是加強理論學習,學習他人的經驗、先進的理念,使自我反思在理論的支撐下幫助自己或他人提高符合教學質量,使教育教學工作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3)專。從敢到會,只是從反思當時事件到反思當前的事件;而從會到專,則是從反思當時事件和當前事件中自然篩選的一個或幾個個人更感興趣的主題,深入事件的前后左右進行專門的反思,目的就是對反思的內容進行概括總結,把實踐中得到的經驗、心得進行更廣泛深遠的交流。表現形式如論文、案例、課題等。
其次,自我反思技能持續發展的方法有:(1)教學反思要勤思考、勤筆記、勤整理。不管做哪一方面的反思或反思的能力如何,及時捕捉消失的教學反饋,把它記錄在教學日記里,記錄內容時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抓住問題關鍵。自我反思行為是主觀發展,會有松懈的狀態,個人覺得反思是記而深思、思而促教的行為過程,所以勤筆記很重要。(2)反思行為要有心才能持續。青年教師有上進心,才會不怕麻煩、不怕困難地去做。當你逐步努力且具有一定教育教學水平時,責任心會促使你持續努力為提高教學水平而反思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要有進取心,教學對象的經常變更,導致新生事物層出不窮,這就需要自我反思來完善自己的教學。(3)反思是“反復思考—實踐”,不是一蹴而就。教學無小事,體育教學自我反思的內容包括:成功或是失敗的教學機智、教學創新、教學設計、教學組織管理,也包括師生關系處理、學生的心理行為研究等等。自己的設想、值得借鑒的他人經驗,只有在實踐后才能得出是否符合教學需要,所以失敗是難免的。反思就是在成功和失敗之間游走的教學靈魂,切莫輕易放棄。
【點評】:據各地的基層教師反映,高校剛畢業的學生常常眼高手低,一時之間難以適應正常的教學活動,各種教學技能也是處于較低的層次。而對于入職后的教師而言,也存在著各種教學技能的提升問題,就課后反思技能而言,對于年輕教師來說,培訓是關鍵;對于在職的教師來說,發展是重點。因此,切實做好各類教師的課后反思技能的發展,對于教師的專業成長顯得特別重要。在網絡討論中,許多有經驗的基層教師們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如戴恒年老師提出了年輕教師發展自我反思技能的要求:經常自我總結、廣泛聽評課、大膽上公開課,還提供了課后小結、教學敘事、診斷反思等實用發展途徑;陳迎春老師提出了“敢—會—專”發展模式,這些都是值得年輕教師所學習和借鑒的。總之,教學實踐是磨練年輕教師的好戰場,年輕教師正因為年輕,才有無數次機會去實踐、反思與提高。希望年輕教師秉持一個虛心的態度,堅持一份上進的執著,這樣才能不斷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