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柱 李景昌

“老促會”雖然不是普通的社團組織,但同政府的職能部門又有根本的區別。如何發揮“老促會”的參謀、助手和橋梁作用,為老區人民謀福祉,地處粵北山區里的革命老區曲江區老促會通過多年來的摸索實踐,總結出一個行之有效的做法:老促會的工作要在“促”字上下功夫。
抓好宣傳,
促加快老區發展形成共識
曲江是第二次國內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的革命老區,有4個老區鎮、52個老區村委、1500多戶近6萬老區人口,約占全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2008年7月初的一天,來自曲江各鎮及機關有關單位的20多名通訊員來到區委老干部局,參加該區老促會召開的通訊員座談會暨廣東省《源流》雜志特約記者、特約通訊員證書頒發儀式。這次座談會標志著曲江區老區建設通訊員隊伍正式成立。此后每年,區老促會根據通訊員的變動情況,及時調整補充,使這支隊伍成為活躍在曲江革命老區大地上宣傳老區建設的生力軍。
《源流》雜志是宣傳老區的喉舌,每年曲江區老促會都為區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各職能部門領導、各鎮書記、鎮長以及有老區村的村委會訂閱一份,讓他們了解老區和老區工作。
為了讓廣大干群了解曲江老區的歷史、現狀和訴求,老促會還專門編印了《曲江區革命老區資料匯編》,編制了曲江區革命老區情況宣傳欄,還在四個老區鎮建起“革命老區鎮牌座”。通過廣泛宣傳,各級干部對老區工作認識有了很大提高。區一位主要領導說:“不學習真不了解老區,加快老區建設確是我們的重要政治任務。”區農業局、交通運輸局領導在區老區工作會議上表示:“扶持老區發展是我們的責任,今后要在項目、資金等方面向老區傾斜。”老區基層干部在座談會上說:“我們要發揚老區革命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加快發展。”通過加強宣傳工作,全區營造出關心、支持老區建設的濃厚氛圍。
當好參謀,
促工作常態化規劃化
在區人大常委會辦公樓里,有一間辦公室掛著“曲江區老促會”的牌子。在這間辦公室里,活躍著一群從各級領導崗位上離退下來的老干部,他們現在的職務是區老促會的成員。每天,他們都與在職時候一樣,準時來到辦公室,剛一坐下,就開始了關心、促進老區建設的謀劃。區老促會的譚鼎先說:“別以為老促會沒有事情干,一鉆進里頭,這里邊的事情干也干不完。”他們就是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如“老黃牛”一樣關心老區的建設發展。
過去區老區工作由區扶貧辦負責管理,因種種條件制約,老區工作往往未能很好地落實。在曲江區老促會的積極建議下,區委、政府專門成立了老區工作領導小組,作為常設機構負責老區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一名政府辦副主任擔任辦公室主任,區老促會3名同志也列入領導小組成員之中。由此,曲江區老區工作領導得到進一步加強,開展起來比較順暢,老區工作實現常態化。
曲江區老促會還根據中央、省、市最新精神,及時建議區委、政府出臺加快老區發展的政策和意見,并受區委、政府的委托起草了《曲江區委區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革命老區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起草制定了《曲江區老區發展的五年規劃(2009—2013年)》,規劃里明確曲江區老區建設在未來五年要實現的六大目標,并對區屬職能部門提出“十個扶持”的要求。
由于有了規劃,各鎮、各部門對老區建設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曲江區老促會的同志高興地說,從這幾年執行情況來看,過去制定的加快老區建設發展五年規劃目標在2013年是完全能實現的。
抓準項目,
促建設資金落實
2011年12月16日上午,雖然天氣寒冷,但曲江區民政局會議室里卻是暖意融融,該區老促會與區民政局在這里共同舉行向烈士后裔發放助學金儀式。8名來自全區各鎮的革命烈士后裔家屬從該區老促會會長余煌章、民政局副局長金梅英等領導手中接過1600元到2200元不等的助學金。
據了解,該區自1996年起每年為就讀于大、中專的革命烈士后裔發放助學金,發放的助學金標準逐年提高,先后為近220多人次發放了助學金。每年發放革命烈士后裔助學金時,區財政也克服困難按上級撥款1:1進行配套補助,10多年來共撥助學金10多萬元。
這只是區老促會爭取資金關心支持老區的一個縮影。老區建設,資金是關鍵,為了增加對老區的投入,區老促會除了積極呼吁,配合有關部門向上要指標、跑項目、爭資金以外,還爭取到區政府將支持老區建設資金納入財政預算,每年給20萬元用作老區建設專項資金。此外,曲江區老促會還動員一些單位、民營企業家支助老區,在老區完成了革命烈士梁展如故居的重建和一些危橋改造、安全飲水工程建設等等。
抓好調查,
促熱點難點解決
多年來,曲江老促會堅持圍繞老區生產生活熱點、難點開展老區用電、飲水安全、交通狀況、衛生院醫療情況等10多個專題調研。每次調研形成書面報告分送區委、政府主要領導或作口頭匯報,爭取領導出面解決。
2008年,時任曲江區委書記闕定勝從調查報告中了解到老區群眾飲水不安全情況比較嚴重時,當即在報告上批示,要區委辦牽頭,迅速收集各鎮情況,隨后又召開會議專門研究解決辦法,并指示水利局制定實施老區安全飲水建設工程規劃,工程從2009開始,歷經三年時間,到2011年已解決160多個老區村3.1萬老區群眾飲水安全問題。曲江區老促會還同區職能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和溝通,經常將老區情況向他們通報,積極爭取支持。樟市徑口村委有三個老區村因無動力電源,農民碾米要挑運到幾公里外加工,費工費時。區老促會在調研中得知后,與區供電局商議,區供電局大力支持,迅速撥4萬元在徑口村委新安裝了一臺變壓器,解決了農民糧食就地加工困難。
邊遠山區沙溪鎮窩子村委老區村有一條6公里公路,因配套資金難籌集,立項近5年仍未動工,區老促會多次與有關單位部門的領導一同到現場實地感受老區村行路難的情況,爭取到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并且爭取省老促會、市交通局支持,基本落實配套資金。2011年底公路竣工,解決了6個村700多群眾行路難問題,為老區村的群眾致富開拓了一條康莊大道。
1.通公路的老區干群向區老促會贈送牌匾。
2.曲江區老促會每年召開一次老區宣傳報道工作會議總結和培訓獎勵通訊員。
3.助學金發放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