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濤
校車事故無疑給客車行業帶來巨大刺激,在黨中央高度重視下,我國校車新標準以及相關制度即將出臺,且出臺后的執行和監管也有可能會在全國迅速推廣。某種意義上講,關注民生就是把握商機。
據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50家主要客車企業中已有19家涉足校車生產領域,共計銷售校車7617輛,其中宇通校車以1366輛拔得頭籌。面對校車市場誘人的千億蛋糕,國內各大汽車企業開始積極布局,計劃在未來校車市場插足分羹。
可以說,2011年還只是個開始,2012年才是真正的校車增長年。隨著國家宏觀經濟層面的逐漸轉好和CPI回落預期的加大,2012年客車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對此,筆者認為國內客車市場有三大亮點值得關注。
第一點,車聯網成客車運營管理新時尚。長期以來,我國道路客運行業管理方式一直比較粗放,行業能耗、排放、安全等問題一直受到批評。對此,2011年客車企業紛紛亮出了自己的智能管理系統:4月,青年發布了“行車寶”;5月,宇通聯手中國移動、諾基亞、西門子通信發布了“安節通”;7 月,蘇州金龍推出 G-BOS 智慧運營系統;10月,中通的“中聯智通”運營管理系統正式上市。除此之外,金旅的“慧多星”、桂林大宇的“E- 管家”、少林客車的“EMS”、亞星的“星云”、揚子江客車的車聯網應用也相繼面市,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車聯網熱。但據了解,目前裝備智能系統的客車還是冰山一角,隨著該系統在全國推廣開來,2012年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或將成為客車的標配。
第二點,出口貿易不斷向歐美等高端核心市場進軍。2011年4月,廈門金龍為歐洲頂級運輸服務集團RRIVA打造的172輛豪華公交車正式交付,創下中國客車企業出口歐盟市場的第一大單;同年9月,安凱客車通過了包括歐盟 WVTA整車認證、英國 VCA及在內的多重認證,向英國提供 34 臺雙層敞篷觀光客車并將服務于今年的倫敦奧運會;同年 10 月,蘇州金龍攜手世界公路之王歐洲頂級商用車品牌斯堪尼亞共同推出千萬級超豪華房車SCANIA系列……統計顯示,2011 年我國客車出口量累計達 43950 輛,同比增長55.84%。一系列舉動證明,“價廉質低”已不再是中國客車的固有印象,國內產品正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其海外市場也不只限于傳統的中東、非洲、南美、東南亞等地區,同時還不斷向歐美等高端核心市場進軍,包括英國、意大利、法國、迪拜、拉斯維加斯、舊金山、華盛頓等地都有中國客車的身影。2012年世界經濟持續不景氣,客車出口已成為國內出口貿易中最具競爭力的產品,未來也會成為行業增長點之一。
第三點,新能源客車絕地反擊。節能減排已是大勢所趨,討論已久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1-2020)》有望在今年通過并公布,加上客車行業在2011年對新能源汽車的反思與重新考量,2012年新能源客車的表現值得期待。截至2011年10月,全國累計投入9268輛新能源客車,距離2012年全國共投入24220輛的目標僅完成38.15%。該報告反映的是四部委2009年聯合推出的“十城千輛”工程,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范運行,力爭使全國新能源汽車的運營規模到2012年占到汽車市場份額的10%。雖然距離完成目標已不到10個月了,剩下60%目標量看似難度重重,但千萬不要低估了政策的力量,各大客車企業應該重點關注各項促銷補貼政策。
目前,我國客車產量已經達到世界客車產量的 1/3,是當之無愧的客車生產大國。而繁榮發展的背后卻存在著缺少關鍵技術、缺少核心競爭力的隱憂,未來中國客車行業的質與量仍是主題。
總之,對于客車企業而言,2012 年是突破的一年、安全的一年、智慧的一年、進步的一年,共同希望中國客車能夠早日打造成為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