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國內天然氣汽車保持穩定增長,2011年客車應用天然氣技術在所有車型排名中僅次于轎車,是什么原因讓天然氣技術在客車行業中得以廣泛應用?這樣的經驗是否可以復制到客車其他新能源產品的推廣當中?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公交專用銷售部經理杜康斌透過《汽車觀察》講訴其中原由。
A=Automotive Observer
D=Du Kangbin 杜康斌
A:您認為今年客車行業在產品需求上的新亮點是什么?
D:需求亮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公交產品,二是旅游產品。旅游產品以往都是柴油車,而現在是由歐Ⅲ到歐Ⅳ過度;另外就是整個國家對于PM2.5的排放要求,就是今年非常大的需求增長點。從公交產品上看,國家對于新能源客車的需求原先主要是混合動力車,由最初的十城千輛發展到現在的25個城市;但今年的整體形勢是混合動力要慢慢淡出市場,純電動客車會有所增多。據了解,2011年青島地區大概是200輛的純電動客車需求;天津地區是輛,且兩年內要達到2000輛純電動客車。所以說,未來純電動車在公交市場中的潛力十分巨大。
A:天然氣技術在客車行業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D:天然氣是一個趨勢,客車行業做得好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是大環境,油的開采量與天然氣相比,天然氣儲備更長久;其次就是目前中國在對天然氣的推廣中,對氣站的建設已經趨向于整個網絡布置,以前氣站建立不夠完善,現在情況已經逐漸好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氣價和油價相比,很多企業在簽署協議中要保證客戶的經濟節能性,同樣情況下,用氣比用油要節省20%的成本。客運公司的消耗主要有購車投入、燃料成本消耗、人工成本等方面,所以他們對燃料成本看得非常重。另外,從LNG本身技術的發展來看,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得以解決,天然氣燃點要比柴油高出600多度,又有非常好的經濟性,加之配置合理(氣罐在后橋的前面),節省了行李艙的空間。
綜上所述,天然氣技術在客車行業中的廣泛應用勢必是一種趨勢。目前,青年客車擁有幾大氣源,如中海油海氣、進口氣、煤層氣等,氣源充足能夠保證車輛的正常使用。
A:如何應對高鐵與動車對客運行業的沖擊?青年客車的競爭優勢是什么?
D:隨著動車和高鐵的快速發展而帶去很多客源,客運市場大不如前。青年客車不走中低端產品,很多二線市場不是我們的目標市場,我們的主要目標還是集中在一線城市,例如北京的BRT、高端車、奧運車都是我們的產品,青年客車在高端市場更具優勢。而針對二線市場也要從兩個方面來講,即二線城市和二線產品,如今的二線城市未必會使用二線產品,也有使用一類產品的,這就是青年客車的優勢所在。
前不久,我剛讀過《大而不倒》這本書,以前中國經濟過熱,現在開始慢慢調整放緩。高鐵與動車對客車行業的沖擊雖然很大,但還沒有完全覆蓋到所有區域,國內客運市場需求依然強勁。汽車行業整合最終會走到一個程度,但中國目前的特點是很多企業還有各自的生存空間,因為中國市場的容量很大,且非常有梯度,需求很不均衡。
比如江浙、北京、廣州等地由于經濟發展好,就會有高端需求;但在西部地區,就不可能擁有大量的高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