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敏
新課標實施后的中小學數學教本都包含著大量的例題,在小學數學教科書中文字敘述部分的內容相對更少,甚至基本概念的論述及定義內容也很少。現如今的小學數學教材主要內容幾乎都是例題和習題,這些為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據,也為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鞏固知識,發展數學學習和運用能力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除了用好已有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還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班級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自己選擇、借鑒,編制一些例題和習題,分別用于教學、鞏固和考試中,那么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該如何有效的進行小學數學練習呢?
一、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內容,所以給學生編排的練習題要能把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數學知識貫穿其中,首先在教學新課前的練習中要能自然引入新知。教師要能利用數學小練習幫助學生鞏固以往所學內容,又能順利導出新的教學內容。通過新舊知識的對比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引發學生的認識沖突,使學生產生強烈的認知需要,從而愿意投入到學習數學的生活中去。
其次,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讓孩子能在數學練習中更容易的掌握新的知識。數學大多時候是很抽象的,單一的,沒有語文那樣內容豐富,多姿多彩,而是略顯枯燥。所以教師切忌實行題海戰術,而應在練習中盡量運用典型具體的練習,幫助學生獲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第三,任何新的內容學習完畢后都要進行相應的復習和鞏固。學生在預習和學習新的教學知識后,需要進行有關練習鞏固所學的內容,在實際應用中,教師不僅要用教材上的練習題,還要針對班級學生對新知識理解、掌握、運用的不同情況精心設計補充一些練習題,以便補缺、補漏。
二、進行數學教學時,除了注重數學練習要具有引新、學新、固新的功能外還要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數學教學應盡量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熟悉感,不能不合常理,違背常情。這會讓小學生無所適從,甚至會鬧笑話的。
比如:一個養雞場共養雞2500只,每只雞每個月大概可產蛋70個,那么這個養雞場一年可產蛋多少個?
這道例題中,一只雞一個月可產蛋70個,如果一個月按30天算,70÷30≈2.3(個),一只雞一天約可以產蛋2.3個,這是不符合常理的。
又比如三個同學進行跑步比賽,1500米用了3.02分,乙1500米用了2.98分,丁1500米用了3.46分,誰跑的快呢?
此題本意是為了練習學生對小數大小比較。可是就算是世界紀錄還用了3分26秒呢?何況是幾個小學生呢?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以上兩個練習,只為練習而出題,明顯看出題目不合常理、違背常規,甚至沒有一點科學性,成為笑話。數學練習題要具有合理性,科學性,這是數學習題的根本所在。語言還要準確規范,表達要明確簡練,這樣才能使數學練習更利于學生的學習和運用。
三、數學練習要具有趣味性,練習是一種數學活動,要體現“做”數學。練習設計要有利于學生的發展,而不是培養做題的“機器”,否則,只會讓學生對數學敬而遠之,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圍繞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堂練習題,講究巧設計,突出精練習,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真正練在點子上,要在練習開工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方面下工夫,提高練習的操作性,增強練習的游戲性、挑戰性、趣味性、寓練于樂,變“要我練”成為“我要練”“我愿練”,把練習變成小游戲,我練習,我游戲、我快樂,我喜歡,這樣才能使練習事半功倍,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數學練習要有針對性階梯性,習題要能突出重難點和關鍵點,要能圍繞教材內容,教學目標,有目的、有重點的進行,做到有目的,爭取用盡量少的時間,高質量的練習,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教學時練習設計要緊緊圍繞教學重點,根據教本里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按照加深,鞏固、深化的目標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練習,把每節教學,扎扎實實的落實在每一課時的課堂練習中。
階梯性是指,要難易適中,練習的設計也要瞄得準,要分析學生應掌握哪些知識,已掌握哪些知識,哪些環節比較薄弱,需加強鞏固,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數學練習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使練習具有一定層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盡量面向全體,既能讓學困生感受成功的快樂,又要讓優等生能永滿足的探索研究。更好的讓全體學生鍛煉思維,發展智力,練出成效,建立高效課堂。
五、練習要多樣化,要有綜合性,教師在設計,練習時要注重變通和拓展,要考慮到兒童喜新厭陳、好奇、好玩等心理特點,在針對同一教學內容的練習時,盡量設計一些生活活潑,靈活多變的練習,練習時形式多種多樣,既能激發學生做題的興趣,又能有效的提高練習效率。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練習形式,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編題,自己練題,從而讓學生積極參與練習,愉快的獲取知識增長知識,提高動手,動腦能力,練習要有綜合性,防止單一化。要能幫助學生整理知識,理順知識的來龍去脈,構建知識結構體系,特別是階段復習時,練習要盡可能覆蓋多方面的知識,以提高復習效率和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應按照所學內容分門別類,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但不能是簡單重復過去的內容,要有新的提高和發展,既能讓后進生吃得了,又能讓優等生吃得飽。任何一個知識點都不是孤立的,練習時,教師要注意將各個小知識點進行整合,夯實基礎,抓住重點突出難點,前后聯系,縱橫兼顧,系統整理,使各知識點連成知識網,促使學生更加清晰的掌握所學內容。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練習要少且精,要讓學生不是為了做練習而練習。要讓學生從過多過濫的練習中解脫出來,要以趣味訓練,體驗成功,探索創新,自主選擇為主,要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在練習中提高,技能在練習中掌握,能力在練習中形成,思維在練習中發展,習慣在練習中養成,情感意志在練習中升華。
(作者單位:阜南縣三塔鎮中心校)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