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內部控制目的在于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和資產安全,在于確保企業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對于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更好地實現發展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企業經營所遇到的風險越來越多,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煤炭企業要想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并在創新管理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更是離不開內部控制。與此同時,企業文化建設的持續推進和全面預算管理的全面推行,也為我國煤炭企業推行內部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要求和企業內部推行改革的逐步穩定,為我國煤炭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一、企業內部控制概念
2010年4月15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镀髽I內部控制配套指引》連同2008年5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共同構建了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并提出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在此基礎上,擇機在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施行,鼓勵非上市大中型企業提前執行。2010年,部分煤炭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價,初步把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納入正常管理中。
最早的控制主要著眼于保護財產的安全完整,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側重于從錢物分管、嚴格手續、加強復核方面進行控制。隨著經濟活動日趨復雜,內部控制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兑幏丁分赋?,所謂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企業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為了實現其發展目標,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而在企業內部采取的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等的一系列措施。內部控制的重點是防范風險,避免和減少舞弊、違法違紀等問題發生。內部控制是通過制定和執行一系列具體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對相關風險進行識別、分析和應對的機制和動態過程,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五個要素。內部控制覆蓋了企業的所有業務和事項,在各業務和事項之間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管理機制,以提高員工的控制意識和行為,從而改善經營管理,促進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二、煤炭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意義
1.內部控制作為一項先進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煤炭生產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存在很多的風險,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防范經營風險、實現既定目標的有效途徑,內部控制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只要企業存在經營活動和經濟管理,就需要加強企業內部控制。
2.內部控制的作用之一在于防微杜漸,最成功的內部控制是把風險消滅在無形之中。傳說中扁鵲的故事就暗含了內部控制的精髓。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比魏我豁楋L險的產生,都必然造成相應及相關的損失,內部控制雖然不可能完全杜絕風險,但可以做到提前預警,從而及時尋求應對策略,將相關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三、煤炭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內部控制意識薄弱。內控意識是內部控制環境的一項重要內容,良好的內控意識是企業內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實施的重要保證。員工是公司中執行內部控制的主體,要保證內部控制有效地實施,就必須加強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內部控制不是一個員工一個部門的事情,它涉及企業的每個員工、每個崗位、每個操作環節。煤炭企業屬于危險行業,安全始終排在第一位,企業在安全方面采取的措施,實際上就是以預防為主的控制,但是由于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和宣傳不到位,多數員工對內部控制還不了解,并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就在身邊,就是自己按制度規范完成的每一項工作,是與每位員工都息息相關的事情。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現代化的產物,主要內容包括:崗位責任制、內部牽制制度、各種業務流程和內部審計制度等。一方面由于多數單位沒有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修訂內控制度,導致內控制度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另一方面內部控制制度沒有把業務與業務之間有機的聯系起來,缺少一定的系統性。內部控制不僅是縱向的管理,也是橫向的牽制。不管是“五精管理”、“三基九力”還是“5+5”崗位品牌建設,是企業文化逐級滲透的過程,但是受制度建設的滯后性影響,內部控制制度跟不上企業的發展。
3.內部審計在內部中的作用發揮不充分。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企業的發展、制度的完善,內部審計業務范圍也要進一步擴展。由于審計工作逐年深入,會計資料、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基本得到控制,如果再單純去揭露違紀違規問題,片面強調監督職能,管理中的差錯漏洞難以從賬面反映,會大大削弱審計的服務職能。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大部分都是由會計崗位轉過來的,知識面較窄,缺乏必要的審計技巧和較強的綜合分析及文字表達能力,也影響著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四、完善煤炭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幾點建議
1.實施全方位的內控規范培訓。強化培訓是確保企業內部控制規范有效實施的關鍵環節。一是培養員工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倡導誠實守信、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和團隊協作精神,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強化風險意識。企業管理者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企業員工應當遵守員工行為守則,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二是企業應當加強法制教育,增強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法制觀念,嚴格依法決策、依法辦事、依法監督,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和重大法律糾紛案件備案制度。三是強化崗位培訓,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對員工進行企業愿景、企業宗旨和核心價值觀等培訓,增強員工的榮譽感和凝聚力。
2.企業應當加強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在內部控制中,控制環境是最基本的構成要素,而人力資源政策與企業文化都是內部控制環境的重要因素。人力資源政策是影響企業內部環境的關鍵因素,它所包括的雇用、培訓、評價、考核、晉升、獎懲等業務,員工傳達著有關誠信、道德行為和勝任能力等方面的信息,這些業務都與公司員工密切相關。一個良好的人力資源政策,能夠有效地促進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的順利實施,并保證其實施的質量。企業可以在一些重要的崗位推行崗位輪換制度,便于相互牽制、相互監督,從而提高管理。
3.強化內部審計。內部控制是內部審計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一是內部審計具有監督的日常性和全過程控制的特點,獨立性是內部審計的一項重要原則,要建立在總經理(或董事會)的直接領導下,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二是建立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制定出包括監督原則、監督內容、監督方式、監督責任和監督獎懲等內容的內部監督辦法,使審計監督規范化、制度化。三是加強對內部控制審計,通過對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完整性、合理性以及執行過程中的有效性等進行審計,充分履行監督責任,增強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保證各項活動有利于組織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