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國休閑農業創意精品華北東北區推介活動暨朝陽鄉村文化節上,內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區)的休閑農業創意精品精彩紛呈,帶有草原文化特征的蒙古袍、精美別致的剪紙藝術以及純綠色特菜,無不體現了當下休閑農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農業層面,更具有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本刊記者 崔建玲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美麗的草原悠遠恬靜,偉大的草原孕育出厚重的草原文化。在展廳入口左側,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便是帶有強烈民族特色的內蒙古展區。展區內精心布置了內蒙古本土的休閑農業精品項目。
獨具特色的展區內分布著大大小小、內容各異的小展臺,展臺內布置著具有濃厚民族風情的蒙古族服飾,包括長袍、腰帶、靴子和首飾等,此外,通過用原汁原味的蒙古草原上的特色原材料編制的手工藝品也格外引人注目。在展會現場,蒙古袍吸引了大批的市民前來駐足拍照,由于這些只是展品,很多想要購買的市民都只能過過眼癮。
內蒙古自治區是國家重要的農畜產品基地。在展會現場,展臺上擺放了很多用動物骨頭做的各種日用品和裝飾品,一位顴骨較高、臉龐寬厚、身材魁梧的典型蒙古族漢子站在展臺前面,向前來參觀的市民介紹這些骨頭物品。“這是用駱駝骨做的筆筒,這是用各種動物骨頭做的蒙古馬鞍,這是……”在這些物品中,有一件名為傳奇馬頭琴的工藝品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把馬頭琴大約半米長,是以蒙古民族馬頭琴來歷為題材而制作的,琴架上刻有八駿全圖,琴匣子以整塊馬頭骨做成,表現了馬匹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獨具特色的蒙古靴也是展會的一大亮點。一雙用羊毛做的、非常精致的小靴子顯得非常稀罕。“這是小孩穿的蒙古靴。”旁邊的工作人員介紹道,這雙用羊毛做的小靴子售價90元。
除此之外,展會上還陳列著各種用白樺木制作的手工藝品,有的是傳統的手推車,有的是田間耕地模型,精雕細琢的技藝,使物品顯得生動活現。
一些農產品企業也帶著自己的特色產品前來參展。其中,有具有保健效果的圣鹿源鹿茸茶、鹿系列保健酒、超微凍干粉,還有用在沙漠中長出來的葡萄釀制的漢森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