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現在階段還拼命發股票的小公司,他們自身還是覺得很劃算的,所以不要被其華麗的包裝所迷惑,當時的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之宣傳還歷歷在目,對剛剛成立的創業板不切實際的宣傳是非常荒唐的,宣傳是要成本的,投資人需要十分的冷靜。而現在大型藍籌股發行已經成為雞肋,也許機會要比大肆宣傳的時候要好些。(http://weibo.com/u/1645823934)
康曉陽(天馬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經歷豐富的人,容易將投資想得過于復雜,決策起來,難免瞻前顧后,謹小慎微。就像一道物理題,因作用力太多,一時難有答案。如果能將問題分解,或許簡單些。用長期內在因素確定方向,設想市場多數時候是均衡的,等短期外力匹配,果斷出擊。前進或倒退,由汽車檔位決定,催化劑只是油門,不決定方向。(http://weibo.com/u/2055428635)
東證沈偉(東方證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成熟股市或因交投稀少,股東有索取現金回報的需求;但A股市場投機氛圍較濃,中小股東可以通過賣出獲取現金,分紅意義何在?上市公司之所以存續是為了實現股東財富(市值)最大化,而現金分紅無疑折損了市值(納稅損耗),何故作為導向?與其將分紅強加給股東,倒不如降低交易與分紅的稅賦為宜。(http://weibo.com/toshenwei)
奚君羊(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據說,最近股市的疲軟是受到轉融通消息的利空影響。這可能是市場對轉融通的誤讀。1.目前股市處于低位,與3000點時比,做空的空間明顯不足。2.現貨市場是可以長期持股的,做空者未必能夠成功地在低位找到平倉對手買回股票。3.A股投資者普遍習慣做多,不習慣做空。因此,轉融通會助長做多而不是做空。(http://weibo.com/sufexjy)
潘峙鋼(國家開發銀行高級專家客座教授):未來中國經濟下行幾乎確定無疑的。而下行的風險因素也幾乎確定無疑,那就是房價下跌和地方債違約。而這兩個因素的背后均是商業銀行的抵押信貸方式和貸款支撐的。也就是說商業銀行的兩個主要信貸投向一個半已經出現了問題。這樣,中國經濟中存在風險全部或大部分集中到銀行身上了。(http://weibo.com/u/1261595274)
風雨下黃山-黃生的博(職業投資人):千變萬變,估值不變,千敗萬敗,估值不敗,萬科被高估了!一線房地產公司中,萬科估值最高,對于一家無比龐大的公司,增長緩慢,對于資金需求無比巨大的公司,給與這么高估值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公司一大,也就更容易犯錯,一旦在未來的嚴厲調控中,稍微決策速度慢,或者決策錯誤,就帶來巨大的風險。(http://weibo.com/huangsheng)
明石高峰(明石基金執行總裁管理合伙人):【股權項目投資、區域投資與產業投資】項目投資表面上投的是公司,實際上投的是老板;區域投資投的是整個地區的經濟成長,著力點可能是企業股權,也可能是城市化或優勢產業的模式再造;產業投資投的是政策和市場的結合時機(新興產業)或產業波動的周期。這三點如果在合適的情況下聚焦,將產生爆發力!(http://weibo.com/gaofeng310)
林義相(北京天相投顧公司董事長):股市問題的根子在實體經濟,在企業。“漏出”的企業是股市危機的直接原因,但企業只是平臺,企業的“漏出”只是現象和結果,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樣的企業何來投資價值?即使在特定的情況下,在特定的時候,企業有利潤,還能分紅,但誰能知道這樣企業的明天會怎樣?投資者只能給很低的市盈率。(http://weibo.com/u/1885448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