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磊
近期大盤周線在出現兩連陽的情況下,本周卻再次遭遇重度下挫,顯然在基本面欠佳的情況下反轉行情難以為繼。基金的投資動向,往往被散戶看作風向標,那么當前行情下基金怎么看市場?對此本期周刊記者采訪了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
經濟或將持續負增長
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也就是說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目前對于中國經濟是否在三季度見底的爭論,各方分歧較大。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表示對經濟何時見底,實際上跟股市行情一樣難以預測。“從投資角度看,受制于中央和地方的財政約束,基建投資難以顯著改善,未能對經濟總需求形成支撐。在房地產調控放松已成為一種政治風險,企業去庫存之路依舊漫長的背景下,如果沒有貨幣政策的刺激,經濟調整中,總需求的恢復將是一個艱難緩慢的過程。”
“從環比看,三季度GDP增速可能略有回升,但是從同比看,三季度GDP增速可能仍會小幅向下。”他認為企業盈利雖然在三季度有改善的積極因素存在,但整體上,工業企業盈利增速可能仍會維持負增長,“考慮產能收縮將對企業盈利形成支持,我們估計四季度企業盈利實現正增長的可能性較大。”
短期難見趨勢性機會
在宏觀經濟悲觀預期下,大盤前期綿綿陰跌,讓很多個股元氣大傷,至今難以恢復。但同時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批個股趁近期股指回暖之際,連續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上周收盤,兩市已有145只個股在8月期間創出年內新高價。
針對結構性行情,魏鳳春表示因國內經濟的需求收縮仍未見底,基于價格上升的周期判斷將有誤判風險,價格反彈-需求回升-庫存回補的周期邏輯在經濟進行結構性調整階段將難以成立。“在不確定經濟周期向上的條件下,A股本次反彈以來成交低迷,說明觀望氣氛濃厚,反彈缺乏自信。展望后市,我們認為熱點轉換和板塊輪動可能會比較頻繁,A股短期仍難見趨勢性機會。”
同時對于5月以來市場疲弱的走勢,他認為有兩個驅動因素,“首先是投資者對經濟刺激的政策預期逐漸落空,不得不接受經濟增長放緩的現實,對經濟走勢的預期由樂觀轉為悲觀。其次,上市公司中報業績下滑的家數居多,資產負債表的惡化令人擔憂。”
但面對交易性機會,他也表示“雖然對市場走勢依然保持謹慎,但是自7月以來,在市場下跌的情況下,仍有50多只股票創出新高,就說明當前投資既要看趨勢、又得看結構。”
弱市關注抗跌行業板塊
對于當前市場的投資,博時基金魏鳳春認為可關注抗跌板塊以及行業性機會。
“如果只是著眼三季度,前期比較抗跌的行業板塊,如農林牧漁、餐飲旅游、食品飲料、醫藥、電力及公用事業等,還可以繼續關注。”他表示這些板塊的業績增長比較穩定,估值比較合理。另外,傳媒和廣義上的國防軍工因政策利好,也會出現結構性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