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華鑫:投資者情緒現市場底部特征
截至上周五,上證綜指已經是連續第四個月收跌,前期的強勢板塊接連補跌,有較高相對收益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也在上周四出現了集體大跌,在這一輪的系統性下跌中已經很難找到能夠穿越周期的投資品種,投資者情緒變得十分悲觀。比如近期分級基金場內價格的大幅波動非常明顯地表明了這一點。前期市場資金一度涌入激進型分級子基金,說明投資者看好市場反彈,然而事與愿違,市場連創新低,激進型分級子基金凈值不斷下降,個別基金甚至觸發向下折算點,導致杠桿股基出現大面積補跌。與此相對應的是優先級子基金走強,反映的是投資者風險偏好的下降。
在一輪市場調整的末期往往會見到強勢股的補跌以及市場彌漫的悲觀情緒,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目前的市場已經具備底部特征。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公布完畢,壞消息得到集中釋放,基本面的影響力下降,市場自身影響因素的重要性提高。若是產業資本認為目前股價低估,出現更多的增持,將有助于市場情緒轉向樂觀。但是也不能排除市場情緒由悲觀轉為過度悲觀的可能性,對于投資者而言是風險,同時也可能是機遇。
華泰柏瑞:下半年利率債有望迎新行情
華泰柏瑞穩本增利基金基金經理沈濤表示,隨著經濟的回落,新增貸款和信用債的需求都會降低,而對利率債的避險需求會提高,在今年上半年信用債已有較大漲幅的基礎上,利率債仍有一定的收益率下降空間??紤]到世界經濟的低迷,利率債的新一波行情有望在三、四季度到來。
沈濤認為,目前來看,政府穩增長的立場更多的是防止經濟短期的大滑坡,而未必是對投資的大刺激,整體經濟的增速仍然在一個緩慢回落的軌道之中。7月通脹數據達到年內最低,這對債市也是一個較大的有利因素,緩解了債券投資者中期的憂慮。而6月底至今債券市場出現了一輪比較大的調整,收益率上升幅度較大,使債券收益率重新變得較有吸引力,給未來提供了投資機會。
天弘基金:經濟繼續艱難探底
天弘基金在本周市場展望中認為,8月PMI走低顯示中國經濟仍在艱難探底,但分項指標顯示供需正在改善;8月CPI受食品價格上漲有望微幅反彈,降準降息預期有望減弱;上市公司上半年盈利下滑,但銀行股一支獨秀,中國經濟依然處于嬗變之中。
從市場層面來看,剛剛結束的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顯示,2012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在營業總收入同比增加8.57%的情況下,凈利潤出現了負增長,全部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計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01萬億元,同比下滑1.55%,創09年中報以來最差水平。整體來看滬市藍籌板塊盈利整體好于深市中小型公司,這也與上半年滬強深弱的格局相對應。
從經濟整體格局來看,穩增長政策見效仍需時間來檢驗,私人部門生產投資復蘇較為明顯但總量較低,金融板塊一支獨秀現象的解讀最考驗市場情緒,究竟是股息率攀高有助市場下跌企穩還是銀行蠶食其他行業盈利而使得經濟轉型較為艱難,都仍需市場給出答案。
博時基金:分化行情還將延續
博時基金投資經理韓茂華認為,經濟形勢不明朗,未來市場分化會加劇,但符合政策方向的中小盤機會更多一些。可以關注零售、藥品收購、二級市場增持等概念板塊,尤其是零售板塊。
9月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2%,比7月份下降0.9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自2011年12月以來首度跌破50%榮枯線。韓茂華認為,這說明中國經濟沒有好轉跡象,尤其是小企業的業績收縮彈性很大,相對大中型企業受到的沖擊較大,生存更為艱難。而上周中國證券金融公司正式開辦轉融資業務,韓茂華認為,轉融資業務先于轉融券業務開通是政府扶持股市的舉措之一,畢竟在弱市環境下,過早推出轉融券容易進一步打擊市場人氣。而轉融券正式開通后,也并不意味著中國“做空時代”的到來,A股市場走勢還是要看經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