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8月8日登陸深交所的雙成藥業(002693)在此前IPO推介會現場十分冷清的情況下,仍然以35.09倍的市盈率發行上市。
據記者統計發現,35倍的市盈率高居今年上市以來醫藥股的第四位。目前A股市場與公司具有一定可比性的公司,如雙鷺藥業(002038)等動態PE均值僅為33倍。對于雙成藥業這樣一家研發薄弱、產品技術含量低的公司來說,以如此高市盈率發行無疑是在忽悠廣大投資者。國內某知名券商研究員發布有關雙成藥業新股詢價的報告中給出的申購建議是“我們認為不值得跟蹤”。有股民直言不諱地指出:“雙成藥業太‘坑爹了!”
市盈率畸高
雙成藥業主要從事化學合成多肽藥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現生產和銷售的多肽藥物主要包括注射用胸腺法新、注射用生長抑素、注射用胸腺五肽。
本刊第28期曾以《雙成藥業:被一群資本玩家控制的企業》為題,對公司21名發起人絕大多數為創投公司,以及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投資咨詢公司進行質疑。并指出,“管理層非科班出身,亦無醫藥專業技術的硬傷,造成了雙成藥業只能靠仿制藥、貼牌做大,而且在同行中公司的藥價處于最低,以低價取勝的銷售策略面對行業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公司幾乎無還手之力,未來前景堪憂。”
此外,對于公司此次募集資金擬擴產120萬支/年注射用胸腺五肽1mg,以及80萬支/年注射用生長抑素3mg,有業內人士提出質疑:1mg規格裝胸腺五肽盈利能力很差,因為降價很快,并且未被《中國藥典》收入;同時,對政策依賴性非常大,一旦有些地方嚴格執行差價控制,凍干和注射液不分,招標制度改革將會對胸腺五肽產生很大影響。雙成藥業將募集資金投向這兩類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且公司市場占有率又十分低的項目,其擴大產能的底氣在哪里?未來是否還要繼續以低價傾銷的方式來進行“自殺式”銷售?
也正是因為公司經營無突出亮點、募投項目前景不明,招股說明書中又存在代持行為未給予披露等諸多負面因素,公司IPO推介會出現了異常冷清的情況。據消息人士透露,公司參會人數較少,現場提問不積極。但即便如此,雙成藥業仍然以高達35倍的市盈率進行發行。
上市后或將破發
雙成藥業本次發行價為20元,發行市盈率35.09倍。Wind資訊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上市的11只醫藥股,市盈率最高的為天山生物,56.52倍;排在第二和第三的分別為凱利泰和利德曼,分別為46.95倍和37.14倍;而雙成藥業35.09倍的市盈率排在第四位。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A 股市場與雙成藥業具有一定可比性的包括雙鷺藥業、譽衡藥業、翰宇藥業等,2012年動態PE均值為33倍。雙成藥業發行市盈率已較上述均值高出一截,不排除上市后股價走勢出現破發可能。
另據記者了解,國內某知名券商研究員在雙成藥業新股詢價報告給出的申購建議為,“我們認為不值得跟蹤”。支撐其判斷的理由有二:一是公司產品結構較為單一,以胸腺法新為主,占比超過70%;二是后續新品依非巴特、艾塞那肽等新產品尚需打開市場,短期增長依賴胸腺法新。上述研究員認為,公司業務結構較為單一,胸腺法新面臨新入者競爭。胸腺法新市場上有6家企業,目前雙成藥業市場份額占比約19.3%,位居第三。6家企業中,蘇州天馬和長城藥業尚未形成規模,未來不排除上量搶占市場的可能;同時目前還有包括翰宇藥業在內的6家公司的胸腺法新在審評過程中,未來也將逐漸有產品面世,對公司主要產品構成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雙成藥業股東多為創投和投資咨詢公司,其作為股權投資很可能在持有的股份解禁后進行拋售,屆時雙成藥業無疑將成為減持的樂土,而在股價形成重度打壓后只能由中小投資者進行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