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潔
本周商品市場仍在震蕩中反復,沒有明晰的方向。周五,農產品回調之后又有重回升勢的跡象,而工業品震蕩走弱的概率則繼續加大。很顯然,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農產品和工業品價格分化已初具雛形,這和我們之前的判斷不謀而合。
農產品的驅動因素有別于基本金屬和能源化工品種,天氣造成的供給端緊張成為農產品強勢的最重要原因,也使得國內食品價格居高不下。與此同時,雖然7月CPI的同比依舊呈現下降的趨勢,但是環比回落的幅度開始收窄,可以推斷農產品價格在短期內不會出現大幅下跌。
相比農產品,工業品依然前景黯淡,我們從PPI 的分項上看到了采掘業的大幅下挫,意味著工業部門的源頭依然不容樂觀,對于大宗商品的打壓也自然存在,而原材料工業也同樣不能看出有任何好轉的跡象;近期在國內房地產市場出現了成交大幅上漲的情況下,PPI 分項并沒有出現回升,同時從政府對于房地產市場的態度,可以推斷出房地產在短期內不會大漲,更不會成為短期內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因。因此,我們謹慎看多農產品,積極看空工業品的總體投資思路依然不變。
農業品方面從基本面上看,美國農業部8月供需報告前瞻指出:上月預測美國新豆庫存僅為1.3億蒲,同時預計初始庫存會繼續下調。基于目前作物生長情況,預測美國大豆產量為27.68億蒲,平均畝產為36.8蒲,產量較USDA上月預測的30.5億蒲低2.82億蒲。如上所述,供應層面的憂慮依然未能消除。同時這兩周的大豆普遍已經停止開花轉向結莢,沒有新的植物開花,說明這兩周的產量已經基本定型,我們懷疑未來再出現降雨可能已經為時已晚。
當然由于前期豆類資金涌入,成為炒作熱點,農產品短期出現震蕩將再所難免,在當下位置,要想繼續推升,也并不容易,因而建議投資者逐漸退出觀望。
在工業品方面,已經逐步進入去金融屬性的過程,有機構預測,2008-2020年,預計全球經濟將再下一個臺階,平均增速跌至2.9%。標準銀行預測2012年美國經濟增長低于2%,歐元區經濟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同時指出,中國工業產出年增長已低于10%,發電量大減,表明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進一步放緩。,伴隨工業品去金融化的過程,金融大環境的下調,抑制了其需求增長的空間。
而對于銅這個品種而言,一直供應緊張的緊箍咒也有可能被摘掉,在所有一線銅礦企業中,大多數產量同比增長超過20%。分國家來看,智利增長1%、中國增長28%、剛果增長27%、墨西哥增長38%和美國增長5%,可見產量增長顯著。當然考慮到銅礦行業經常會發生意外停產的特點,筆者盡管看空銅市,但也認為操作上投資者需要謹慎,結合近期與現貨商溝通的結果,認為主力合約階段性價格的下限區間首先鎖定在52000元/噸附近,之后不排除會有頑強抵抗。
在這個震蕩下行的過程中,成功的投資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忍耐加初始頭寸的輕倉。如果有燥氣,想急于求成,便很可能看對方向卻以虧損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