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啟帆
2012年是本屆常委會工作的收官之年,為更好地服務于全市工作中心和常委會立法工作,切實提高立法質量、增強法規實效,新年伊始,法制委、法工委召開立法工作研討會,研究、部署和推進2012年的開局工作。
市人大常委主任劉云耕到會看望與會人員,在肯定法制委、法工委去年工作的同時,鼓勵大家在立法中繼續發揮智慧、韌勁和魄力,站在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新起點上,再創佳績,再謀新篇。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漢民參加會議并發表講話。
聚焦“關鍵條款” 著力提高立法質量
與會人員認為,進一步提高立法質量,首先要在思想上深刻領會中央和市委對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的要求;在理論層面上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內涵和特征。
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張凌指出,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考慮問題,防止過多干預微觀經濟;要著力推動法治政府建設,防止政府部門不恰當地擴張權力;要注重研究社會關注的立法問題,防止不切實際地設計制度。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偉強調,要進一步做好常委會審議前的準備工作,積極為提高立法審議質量創造條件。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吳勤民提出,要重視起草環節,平衡好各類權益;要重視后評估工作,選擇一到兩件法規開展立法質量評估。為切實抓好“關鍵的那么幾條”,黃一超等建議,要通過培訓等方式,讓政府部門在起草法規草案時就貫徹好“有幾條立幾條”的要求;要在立法課題研究時,強調“關鍵的那么幾條”,在提前介入時關注是否有“關鍵條款”。
堅持“開門立法” 著力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
切實擴大市民群眾對立法的有序參與,充分聽取和吸納社會各方面的真知灼見,是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本質要求和客觀需要。為此,與會人員提出,要端正對“不同意見”的認識,處理好多數與少數、高音與低音的關系,并以立法體例的轉變和公眾參與機制的完善為抓手,力求在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方面有所突破、取得進展。
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朱言文、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林蔭茂指出,要挖掘立法調研深度,創新立法調研方式,繼續推行基層蹲點的做法。常委會法工委委員周錦尉指出,科學立法還要注意處理好法律規范和其他社會規范的關系、不同位階法律規范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道德規范、黨紀政紀或者規章調整的,不再制定地方性法規;屬于中央立法權限的,不能越權立法。與會人員還建議,要進一步發揮專家作用,完善專家庫制度,規范專家遴選和專家意見的取舍。
注重“總結提煉” 著力完善相關制度
為充分發揮現行制度的作用,與會人員認為,應在實踐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完善,為工作的連續性、穩定性和立法質量的不斷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市人大法制委委員、常委會法工委委員李民權提出,要繼續完善立項論證制度,擴大提出立法建議的范圍,向全社會征集立法項目,廣泛征求代表意見,并將此作為法規立項的依據之一。常委會法工委委員胡家輝提出,要完善立法論證會、聽證會的相關制度,優化啟動程序,規范組織工作,便于更充分有效地開展論證和聽證,更有針對性地聽取市民和專家的意見。與會人員還提出了繼續完善法規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制度和法規清理的長效機制等建議。
突出“自我加壓” 著力增強工作實效
增強工作實效,就是要增強主動性和前瞻性,加強跟蹤研究和溝通協調,切實改進薄弱環節,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常委會法工委委員陳德昌、董惠明等指出,要加大執法檢查的力度,進一步增強執法的嚴肅性;切實增強政府執法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其貫徹實施法律法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地方性法規的有效實施,增進群眾對地方立法的認同度和參與度。與會人員還建議,要加強與媒體的良性互動,通過多種形式,進一步做好法規的宣傳和培訓工作;要完善備案審查制度并加強對配套規范性文件制定情況的跟蹤檢查力度;要繼續貼近常委會工作重點和社會發展熱點,開展好理論研究。
吳漢民副主任在講話中重點就進一步增強立法的實效性提出三點要求:第一,要把握大局,與改革決策同步謀劃立法工作,這是增強立法實效性的前提。要圍繞市委確定的今年工作的總方針,站在制高點上進行頂層設計和規劃,使法規在改革發展中發揮引領、規范、保障作用。第二,要遵循規律,抓住精髓進行法規制度設計,這是增強立法實效性的關鍵。要遵循立法工作的規律,遵循法律本身的內在規律,對法規草案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調研、權衡利弊、集思廣益、充分論證,“高、準、深、實”地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立法問題。第三,要創新機制,從人民的實踐創造中汲取立法智慧,這是增強立法實效性的保障。遵循民主原則,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也是增強立法實效的必然要求。要在立法全過程堅持公眾有效參與,不斷創新立法民主的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