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相豪
摘 要:針對《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別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實踐教學和考核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措施,對提高教學質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關鍵詞: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 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240-01
1 《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課程內容多,學時少
《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涉及經濟理論、政策法規、工程技術和組織管理等方面知識,課程內容包含建筑工程概預算的基礎理論、工程量計算、工料分析、竣工結算和工程招投標等,與前期學習的工程制圖、建筑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管理等課程有著較強的聯系,涉及面廣,內容多,在36個學時內既要完成理論知識的講授,又要達到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時明顯偏少。
1.2 教材內容相對滯后
《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具有政策性強的特點,大部分教材都不能及時地把國家工程造價管理的新規定、新規范編入,而且教材中的工程實例所采用的材料、施工技術滯后。建筑工程概預算編制所采用的定額具有區域性,差異較大,在掌握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而教材缺乏結合當地定額及實際情況的工程案例,使得后面實踐環節教學中缺乏針對性,給課程教學帶來一定困難。
1.3 實踐教學不足
《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教學中往往側重講授基本理論和工程量計算方法,缺乏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僅僅在課程內容講授結束后安排一個大作業,而學生在學習本課程之前已經學過的相關課程如工程制圖、工程施工管理等都是孤立開設,教學與實踐相互獨立,使得學生對建設工程系統沒有整體認識,對工程案例缺乏學習興趣,實踐時難以入手,實踐能力沒有得到充分訓練。
1.4 缺乏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程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編制工程概預算、招標標底和投標報價的能力,課程考核也應該圍繞這一目標實施。過去主要采用卷面考試、考勤、作業三者相互結合的考核評價模式,這種方式不僅不能體現學生的真實水平,也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
2 《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課程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教學方式和考核體系進行了探索。
2.1 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
《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內容多,包括建筑工程概預算的基本理論、工程計量方法、竣工結算及工程招投標等方面內容,在教學學時有限的情況下,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應根據教學對象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和優化,分清主次和重點難點。由于大部分學生畢業后到施工企業工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重點講授工程量計算、施工圖預算編制、工料分析、竣工結算以及投標報價,而對設計概算、竣工決算等只作簡單介紹。
2.2 加強實踐能力培養
編制施工圖預算和投標報價是操作性很強的工作,不能僅僅滿足于學得一些理論知識和計算方法,必須通過實踐才能深諳其理、掌握其法。施工圖預算、工料分析和投標報價都必須進行工程量的計算。在講課時,教師除了介紹施工圖預算各部分分項工程量計算規則外,還必須介紹工程量清單的計算規則,邊講工程量的算規則,邊讓學生計算,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過程中引入經典案例,通過對工程案例的剖析,把識圖、構造、施工、材料、預算等相關內容有機組合,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通過編制某一簡單建筑工程施工圖預算,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應用專業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 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涉及多門學科,概念多,理解難度大,為了在規定的學時數內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互動式教學。《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內容多、課時少。因此,授課內容的選擇和學時的安排就顯得非常重要,比如哪些內容安排學生自學,哪些內容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哪些內容由學生在課堂上交流。我們的做法是,教師在上課之初,把每章思考題發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師在課堂上主要講授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對重點內容留出一定的課堂時間就學生或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如建筑工程施工圖預算的編制、工料分析、投標報價編制等,既提高了授課效率,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2)案例教學。教學過程中引入工程案例,通過對工程案例的剖析,幫助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如講完建筑工程施工圖預算編制方法和工程量計算方法后,詳細剖析施工圖預算編制實例,并要求學生課后編制某一簡單建筑工程的施工圖預算,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3)豐富教學方式和手段。在教學方式和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信息量大、速度快、現場感強、效果好等優點,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學習興趣。
2.4 完善課程考核體系
在課程考核方面,應考查學生對課程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考查學生對課程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實際應用能力。基于這種指導思想,我們采用卷面考試、課程大作業和課堂表現三方面綜合評定,卷面考試成績和課程大作業成績均占總成績的40%、平時成績占總成績20%。依據課程教學大綱及課程的特點,對課程內容進行分類,設置相應題型,建立試題庫,考試試卷由試題庫隨機生成。課程大作業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編制某小型建筑物的施工圖預算,根據完成質量及面試情況給定成績。平時成績根據學生出勤、平時作業、回答問題、教學互動等情況綜合評定。通過對教學全過程進行動態、多因素的綜合評價,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3 結語
課程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的認知活動,教師要善于創建良好的學習平臺,精心組織和引導,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創新型人才。課程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嚴景寧.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工程概預算》課程建設[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3:234-235.
[2] 黃山,鮑學英.建筑工程概預算教學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1):72-76.
[3] 田玉蘭.暖通工程預算教學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2009,1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