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慧婷
1.采用自我推薦、班級推薦、公平競爭的方法,每年級成立一個裁判組,由一名體育老師統一管理。這些學生裁判通過競選的方法,選出一名優勝者,擔任該年級的裁判組長,負責裁判組組員之間的聯絡以及與老師的協調工作。組長與體育老師一起對同組裁判進行考核,從組員里挑選合格的人員參加學校的運動會工作,并同時發給裁判員工作證,在做裁判工作時均需佩戴標志,以增強其榮譽感。
2.在選拔出裁判員之后,老師會對學生裁判員進行培訓,使其能夠知道裁判員所應該遵守的基本規則。針對學校裁判員,我們還特別制定了一個學生裁判員守則。在此基礎之上,利用課間操時間進行各個單項的培訓,一般來講,先是徑賽,后是田賽,最后是集體和趣味性項目。在進行培訓時,盡量用最簡潔的語言讓學生理解,先進行理論性,再進行實踐性操作。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各個項目的要領,知道如何進行快速判決,做到心中有數。
3.一般來講將女生安排在徑賽組;田賽組安排女生負責記錄,男生負責組織和比賽;安全督查組由男生負責;體能、集體項目等男女生都可以安排,另外每組由一名教師統一管理與指導。分項目后,學生人數雖然少,但每個項目還選擇了一名學生作為該項目的組長,負責本小組的學習與協調工作。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個網絡狀的裁判分工。體育教師分管徑賽、田賽、集體項目、趣味項目的組長,組長分管各個組員,一層管理一層,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正式比賽開始前,還將組織學生裁判進行一次實踐性的操作,使之能夠更熟悉比賽規則,業務更精準。在運動會進行時,體育教師負責協調各裁判組的工作,一旦一組裁判發生問題將及時調用其他組進行幫助,從而使得裁判工作能快速、安全、高效地完成。
4.每逢學校開運動會,學生們猶如過節一樣,校園里到處是歡聲笑語。不但學生,就連教師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到操場上給學生加油。而對于參加裁判工作的學生來說,少了一個為班級加油的機會,少了一個與同學互動的機會,有的學生裁判員也會蠢蠢欲動。因此,在此之前就明確規定:工作期間,被運動員和老師獲得好評的,不但能夠被評為優秀裁判員,頒發證書,還將作為學生綜合測評時的一項重要的加分條件。對于不能夠很好完成裁判工作的,將沒有資格參加班級、學校的評優活動,將取消班級的“精神文明獎”。因此,班主任和學生們都很重視是否能獲得“優秀裁判員”這項榮譽。
(江蘇省海安縣城南中學226600)
【點評】:學校運動會的改革在不少地區、不少學校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通過媒體資料查詢發現,現在學校運動會逐漸避免了過去純競技比賽的項目設置,這利于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本文介紹了培養學生裁判員的一些做法,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主人意識、榮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