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實施高中課改以后,將來高考考什么?往后我區高考錄取將怎樣進行?
答:將來,高考將不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方式,高中3年的成長記錄和綜合素質評價、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即目前的會考)成績和高考成績一起,將共同成為高考錄取考量的因素。過去,廣西高考錄取唯分數馬首是瞻;高考改革之后,我們將會以一個恰當的方式,將學生的各項指標呈給錄取的高校,各高校按照自己的需要擇優錄取。這種“恰當的方式”,會在將來的新高考方案中有所表達,“有的大學關心(學生的)單科成績,有的大學關心學生的某項特長,有的大學更關注學生的動手能力……高考分數只是其中的一項考察標準”。
目前,國家新高考改革方案尚未出臺,廣西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在研究當中,會在“國改”出來之后,參照“國改”及外省的先進經驗,并綜合考慮廣西本地的實際情況,于今年內出臺“征求意見稿”。
廣西高中課改采取“新生新辦法,老生老辦法”的做法,今年秋季高一新生,將成為廣西高中課改第一批“嘗鮮”的人。2012年高一新生學習生活執行新的課改方案,而高二、高三按原方案執行。高考也一樣,3年之后的2015年,當2012級高一新生畢業時,將執行新的高考錄取方案。
問:廣西的高中課改起步較晚,兄弟省份前期的課改實驗對我們有什么幫助嗎?
答:雖然我們起步較晚,但從2004年起,我們的課改專家就開始到各省區調研,得以吸納各地高考改革的經驗。目前,各省區高考的改革方案一共有3種,學生成長記錄和綜合素質評價、高中會考成績等因素都納入了考察范圍,不同之處是各項指標所占的比重不同。此外,高中會考成績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軟指標。
第一種,以高考分數排名投檔,學生的成長記錄和綜合素質評價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會考)作為一些“輔助項目”,僅供錄取高校參考。目前,我國大部分發達地區的高考,都采取這種模式。
第二種,將學生的成長記錄、綜合素質評價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一定比例進行量化,和高考分數一起計入高考的總成績。學生以高考總成績進行排名和投檔。目前,湖南、新疆等省區采取這樣的錄取方式。
第三種,學生的成長記錄和綜合素質評價、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分數一起100%計入高考總分,按照高考總分進行排名投檔。目前,海南采取這一方案。
據介紹,這3種方案各有長短,各有側重,廣西會權衡利弊,設置更為科學、公平并適應本地區特點的新高考改革方案。
問:農村地區教育資源貧乏,老師能開多少選修課?如果開不了,又怎樣保證教育公平?高中課改最大的難點在哪里?高中課改課程內容變化那么大,選修課那么多,師資跟不上怎么辦?
答:在高中布局調整方面,我區提前5年為高中教改做好了準備。在這5年間,農村各地撤點并校,整合教育資源,村、鎮高中基本退出歷史舞臺。目前,廣西460所高中里,超過90%集中在縣級以上地區,教育資源相對集中,師資力量提升。
教改的關鍵在師資,要把教改的核心滲透到老師的教學理念中,并帶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
師資培訓是我區啟動的第一個課改相關項目。2010年8月,全區所有市縣的教育局負責人,各高中學校的校長、副校長和教務主任,都已完成了培訓。高中課改對師資有嚴格要求:不培訓不上崗,不合格不上崗。
問:高中教改要求課程多樣化,要求教師靈活把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還要開出豐富多彩的選修課,這是優秀的老師才能做到的,而優秀老師大多集中在優秀高中。那么,高中教改是否會加劇“擇校”現象,加劇對教育資源的爭奪?
答:高考誰都想上北大、清華,南寧學生中考誰都想上二中、三中。無論課改與否,學生都會為上好學校擠破頭,課改不會加劇這種現象。目前,廣西在推行示范性高中建設的同時,開始培養特色高中,試圖培育百花齊放、豐富多彩的個性化高中。那些學習成績一般,或者有一定專長和愛好的學生,不一定非要擠示范性高中,也可以在特色高中里培養自己的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