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以宙
新課程改革呼吁我們改革小學科學課評價制度,現筆者以多元智能理論為指導,對評價的內容和方法等做了以下嘗試和探索。
一、 團隊評價有效引導小組合作學習
加德納認為,我們如果以更合理、更方便有效的方法評定學生的表現,那么這種方法將會為更大范圍內的人所接受。他同時提出了從五個方面評估學生的專題作業:(1)個體的智能特征。(2)對事實、技能和概念的把握。(3)作品的質量。(4)交流。(5)反思。
在教學中,我結合加德納的專題作業評估方式,針對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學習內容(如《設計我的紙橋》、《建設我們的家園》等)開展小設計、新方案等征集活動。此類活動由老師提出作業要求,讓學生提供設計方案。我采取了如下評價方法:(1)科學課上,讓學生以小組方式互評其他同學的設計方案,根據流暢性、變通性、創造性的評定標準,用5分制打分,并在方案紙的背后寫上簡短評語。(2)教師根據學生方案上的亮點和創新的層次給出該方案的評語和分數,然后讓學生談感受。(3)經評估后的方案設計交還給學生再作反思、改進并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同樣,對學生的其他科學活動也是采用類似的評價方法。
如在“建設我們的家園”活動中,五(1)班的孩子們個個信心十足,興高采烈地動手建造小組的家園。有的建樓房,有的分工挖掘河道,有的開墾田地,還有的動手制作武器裝備來保衛家園。
建設家園的比賽時間結束后,各小組互相參觀建設好的家園,并從家園設計的整體觀、創新點等方面給其他小組打分。
在小結活動中,我結合學生的設計方案、建設好的家園模型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角度對學生的設計給出綜合評定,然后引導學生交流建造房子的感受與體會——
師:90分鐘的建造“人類家園”比賽活動已經結束。大家在看自己小組的作品時,心情是怎么樣的?我想大家應該有很多的感言,讓我們一起交流一下。誰先開始?
生1:我先說。我認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認真對待,不應該虎頭蛇尾。例如我發現我們組的成員建造好“人類美麗的家園”后,沒有環保意識,對廢棄的紙、塑料膜等材料視而不見。我認為這樣做就是在做虎頭蛇尾的事情,大家設計出來的家園是那么美好,可實際行動卻是那么不相符。
師:看到這種情況,你是怎樣做的?
生1:作為組長,我有義務讓組員和我一起搞好實驗后的清潔工作。雖然一開始大家有些不情愿,但是在我的提倡下,大家還是把清潔衛生搞好了,我還是為我們小組感到自豪。
師:大家對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生2:我們小組就沒有這樣的事情。我們在分工時就專門安排一個同學負責隨時收集、整理用不上的材料。造完房子,我們還一起把碎紙片撿起來。如果你們小組能夠像我們小組一樣分工細致一些就好了。不過,我認為你是個認真的人。我們應該向你學習。
生3:我們小組也沒注意把廢紙撿起來。我們應該認真反思,做好最后的工作。老師經常跟我們說“堅持就是勝利”,我認為我們小組沒有達到真正的勝利。以后,我們會注意的。
師:環保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高低,我們應該成為這樣的人: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F在流行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就是這個道理。
生4:從這次活動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建造家園需要小組成員的團結協作。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夠做好每一件事情。(頓時教室響起了一片掌聲,氣氛變得熱烈起來。)
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作為一個記錄者和引導者,在進行活動小結時,我及時對那些合作行為積極的小組進行表揚,以鞏固這一良好的合作習慣和學習氛圍,也為其他小組樹立一個可以學習的模范。其次,利用對小組合作的評價,積極引導學生的合作行為。
最后,我把綜合評定后的方案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聯系交流后的感受作方案的改進。
我認為,合作學習是以團體評價為特征的,這種團體評價關注的應是多方面的,而不僅僅是成績。
二、 評價方式要倡導人文關懷
對小學生來說,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如興趣、情感、意志等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很大。小學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對后續學習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倡導運用發展的觀念及動態方法綜合評價學生在認知、情感、態度、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進步與變化。在教學中,我從單一的評價學生學習成績轉向評價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將學科的學業評價分為“科學態度”、“知識能力”和“興趣愛好”等多個領域,把學習的科學態度作為一個與知識能力平行的領域來評價?!芭d趣愛好”也單獨作為一個領域進行評價,以符合現代社會對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如在小組探究時,多數學生是只在組內交流研討,但有時個別學生也會到其他組去收集“情報”。對于那些跑到其他小組去了解情況或討論的學生,很多教師會下定義為不遵守紀律,而我卻認為,這說明這部分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渠道獲取信息,完善自己的研究。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很注意運用這一理念鼓勵孩子們多交流、多互相學習別人的實驗設計和研究方法,并讓學生對同伴的方案進行評價,說出他的多個優點和你的一個建議。
善于運用評價詞語能更好地體現評價的核心和精髓——人文關懷。如上《研究磁鐵》一課,在探究磁鐵有指南北的性質時,我給學生提供指南針、大頭針、各種磁鐵和棉線等實驗材料,讓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如何獲取探究磁鐵指向南北的方法。有的小組直接把條形磁鐵放在桌面上轉動它,卻發現磁鐵亂指方向。有組員提出太重了或摩擦力太大了,條形磁鐵無法指示出南北方向。有一個小組馬上想到用棉線吊起來試一試。針對這個小組的做法,我及時用賞識類方法評價他們:你們敢于大膽驗證自己的想法,非常了不起……有的小組看到該小組的做法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也仿效這一做法,對此,我就用激勵類的評價:你們模仿能力真強,如果能從( )方面去思考,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對做實驗有困難的小組,我用體態類評價方式:握緊拳頭做加油姿勢……并請做實驗成功小組當小老師,讓小老師們帶著自豪的心情向別的小組傳經送寶。
三、 精神鼓勵與物質獎賞雙結合的評價方式
在教學中我喜歡用精神鼓勵與物質獎賞雙結合的辦法來對學生進行表揚和激勵。如教學《巖石和礦物》這一單元時,我向學生展示了自己收集到的三種不同顏色的方解石。從孩子們發亮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他們對擁有這些巖石寶貝的渴望。于是,我對學生說:“誰能最快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就能得到一塊漂亮的巖石作為獎勵?!苯Y果,整節課孩子們聽得格外認真,回答問題也很積極踴躍,教學效果特別好。又如上三年級《種鳳仙花》一課,因為學校缺乏這方面的材料,我就把該課改為“種向日葵”,在課堂上表現好的孩子們還能得到我準備好的向日葵種子作為獎賞。盡管這份獎品小得有點微不足道,但是,孩子們還是很興奮地把它帶回家去種植,并認真地做了觀察記錄。到了收獲向日葵的季節時,這些孩子們就帶著收獲的喜悅向全班同學介紹他們的觀察記錄和觀察結果,學生也因此認識到了種子在生命繁殖中的重要性??茖W概念在學生的實踐中得到了印證,教學目標有效達成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