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珂
這些年,見過很多服裝公司老板,他們無一例外地都經歷過那段通過售出一件一件服裝逐漸將企業做大的歷史。為了事業放棄生活,習以為常。其中部分至今仍是“工作狂”,或多或少存有當年的痕跡。
做好消費品會有一種自豪感。有的人喜悅攀登的過程,有的人追逐冒險的刺激,有的人熱愛擁有成就時的享受。引向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種,在于你的選擇。“從容”,是袁芝給人最深的印象。他用大眾消費品的思路考慮內衣類產品的文化定位與購買方式,他將小護士用豐富的產品與便捷的購買渠道滿足人們對必須品的快銷需求,商場、超市、小店,小護士在老百姓心中擁有滿滿的親和力。
“一個有良好生活觀的人才能將事業做得更好,尤其是消費品。”袁芝的從容源于能夠將自己抽離出來看與想,能夠從生活中提取靈感,在分享中把事業做強。
生活家
“球桿揮出的那一瞬間,你不能有任何雜念,哪怕只存有一點點,這個球就會打飛。”袁芝熱衷于打高爾夫,他覺得在其中能找到與做企業一樣的樂趣。
“打高爾夫是在跟自己比。你打的再爛,總有一桿打得不錯。你打得再好,久經沙場,總有一桿打得很臭。所以沒有最好,永遠是你有一個目標。沒有旁人來決定你下一步怎么走,所有都是你自己在做決定,你每一個球,你打的球位,是你自己設計的。這個時候你的敵人就是你自己,你沒有打到那個位置是你自己水平決定的。”
“很多人在邏輯上將自己企業失敗的原由歸于競爭對手,其實所有企業失敗都是自己內部出了問題,而不是外部。競爭壓力大可能是在該變的時候沒有變,該采取行動的時候你沒有動,或者說,壓力大到你支持不住才去采取行動。是你的決策出現了問題。沒有一個人能夠打敗你,只有你自己。”
“在高爾夫球場如何超越自己,要看一個人內心的修養水平。心態最重要。技術達到一定程度心態就很重要。很多高手有時比我好得多,有時不如我。當他心態一亂,就容易出現差錯。所以打球過程中,大多數情況關鍵在于你如何認識。”
前幾年,袁芝攜家人旅居加拿大,生活觀念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鄰居中一位家庭主婦在網絡上賣自制蛋糕,但并不影響她對美對時尚的欣賞。朋友中一位普通家庭的孩子,去朝鮮居住2年,“想去感受”是他純粹的目的。回想最初時光,袁芝周一至周六在國企單位上班,周日擺地攤創業,“那時對外界知道得很少,只是想現在能掙錢,掙到錢后請朋友分享,吃吃喝喝,沒想過應該與老人孩子多待在一起,更沒有考慮到我是在做犧牲。”袁芝說。
面對如今中國的生活消費習慣,袁芝覺得需要倡導一種更加健康的思維方式。“在中國,一個成熟的生活方式就是要把咱們習慣的思維方式給駁回來。人生活的痛苦都是因為欲望。你要有一個真正的目標和追求,問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很多時候自己并不很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生活。中國的誘惑太多,真正的自我,是能控制住自己,能夠抵擋住誘惑。而要抵擋誘惑,你要有自信,也要知道自己最終想要什么。”
分享派
永遠有高山,你才發現不能總是登山,要有自己的生活。只有正確的生活觀,事業才會做得好。“我就覺得,會生活的人才會把這個事情搞得更有意思。企業實際上在引導一種消費,一種潮流生活模式。所以我們要想到消費者前面去。”袁芝認為,最高端的消費在中國,最低端的消費也在中國,這樣給很多民營企業很大的空間。
袁芝正在啟動的新品牌Weekday,定位在快、時尚、個性與年輕消費群體,在這個品牌上,他將創造一種新的業態形式,把內衣消費變成一種快速消費,銷售渠道主要在綜合型SHOPPING MALL、時尚商業街區等。
“所以,對于我來講,將來不會像小護士品牌創業時身兼多職了,一定要學會分享。分享你的工作,分享你的成果,人要學會成就他人。所以,新品牌要真正變成一個團隊在做。為什么下一步啟動一個品牌我很有信心,就是因為這不是一個人做的事。一個人不能給自己定兩種位置,但是一個人可以組織兩個團隊,兩個團隊是不同的思想,這樣事業也做得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