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劭名
【關鍵詞】商代;甲骨文;齒;蠱
【摘要】河南安陽殷墟所出商代甲骨刻辭中有一些關于“齒”的記錄。“齒”應指爭訟,齒、牙同義,今語猶言“以牙還牙”。甲骨文中有“蠱”,蠱為禍患之一。甲骨刻辭中還有關于“鼓”的記載,鼓是一種用擊鼓的方式去除災禍的巫術。
一
武丁時代的賓組卜辭中有:
癸未卜,爭,貞旬亡咎。王占曰:有祟。三日乙酉夕血,丙戌允有來入齒。十月。
《合》17299
“入齒”亦言“來齒”。《禮記?喪服小記》云:“非養者入主人之喪。”鄭玄注:“入,猶來也。”賓組卜辭有:
乙亥卜,爭,貞其有[來]齒。
貞亡來齒。《合》419
……允有來齒自商。《合》17300
今五月亡其來齒。《合》14161
“來齒”不是好事。賓組卜辭有:
……艱,其有來齒。《合》17078
王占曰:吉,亡來齒。《合》17301
《說文》:“齒,口骨也。象口齒之形,止聲。”甲骨文齒是象形字,其義與同。《文選?魯靈光殿賦》李善注引《倉頡篇》云:“,齒根也。”《漢書?地理志下》云:“如也。”顏師古《集注》云:“,分辨之意也。”《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贊》顏師古《集注》云:“,辯爭之貌。”《史記?魯世家》云:“余聞孔子稱曰:甚矣魯道之衰也,洙泗之間如也。”《集解》引徐廣曰:“故爭辭,所以為道衰也。”同,《說文》云:“,和說而爭也。”《論語?鄉黨》云:“與下大夫言,如也。”賓組卜辭有:
己亥卜殼,貞曰戈以齒王。
貞勿曰戈以齒王。
曰戈以齒王。 《合》17308
“王”指“來王”,《詩經?殷武》云:“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方國來王時有爭辯之事。賓組卜辭有:
貞商其以齒。 《合》17302
……曰畢來其以齒。 《合》17303
王占曰:不吉,其以齒。《合》5658
齒、牙義同。《戰國策?秦策三》云:“王見大王之狗,臥者臥,起者起,行者行,止者止,毋相與斗者。投之一骨輕起相牙者,何則,有爭意也。”高誘注:“牙,言以牙相噬。”
《禮記?鄉飲酒義》云:“君子尊讓則不爭,敬則不慢,不慢不爭則遠于斗辯矣。不斗辯則無暴亂之禍矣。斯君子所以免于人禍也。”《禮記?曲禮上》云:“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云:“爭辯者,作亂之所由興也。”《說苑?指武》云:“爭者,逆德也。”《左傳?宣公十五年》云:“民反得為亂,亂則妖災生。”故“齒”當指爭訟,《詩經?江漢》云:“時靡有爭,王心載寧。”《詩經?》云:“虞芮質厥成。”毛傳:“虞芮之君相與爭田,久而不平,乃相謂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質焉?乃相與朝周。”
相類事件又見西周青銅器過比鼎銘文:“唯卅又二年,三月初吉壬辰,王在周康宮夷大室,過比以攸衛牧告于王,曰女覓我田,牧弗能許過比。”
《周易?雜卦》云:“訟,不親也。”《禮記?大學》云:“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周易?噬嗑》云:“亨,利用獄。”《彖》云:“頤中有物曰噬嗑。”用齒之象,《象》云:“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周禮?大司徒》云:“凡萬民之不服而有獄訟者。”鄭玄注:“爭罪曰獄,爭財曰訟。”
惡意攻擊,稱為“疾齒”。《漢書?劉向傳》云:“朝臣。”顏師古《集注》云:“,忿嫉之意也。”賓組卜辭有:
甲子卜殼,貞王疾齒,唯……易……。
《合》13649
甲子卜殼,貞王疾齒,亡易……。
《合》13643
婦好弗疾齒。《乙》3164
商王憂慮他本人或婦好受到誹謗。賓組卜辭還有:
貞疾齒,不唯有由。 《合》377
有疾齒,唯有由。 《合》13656
《周易?頤》上九云:“由頤。”虞翻注:“由,自從也。”《禮記?經解》云:“猶防止水之所自來也。”鄭玄注:“自,亦由也。”賓組卜辭有:
壬戌卜,亙,貞有疾齒,唯有害。
《合》13644
有疾齒,唯蠱。 《合》13658
惡意誹謗極為有害,《左傳?昭公元年》云:“疾如蠱。”杜預注:“蠱,惑疾。”賓組卜辭有:
疾齒,不唯父乙害。
貞疾齒……。
貞疾齒,不唯南……。
貞疾齒,唯南……。 《合》13648
貞有疾齒,不唯父乙害。貞疾齒,唯父乙害。 《合》13649
己丑卜,爭,貞有疾齒,父乙唯有聞,在北。 《合》13651
“疾齒”的產生,可能是社會存在隱憂,引起神靈的憤怒,商王對此采取措施,賓組卜辭有:
癸丑卜,亙,貞有疾齒,御于示……。
《合》13653
貞疾齒,御于父乙。 《合》13652
貞疾齒,告于丁。 《英》1122
御,指祓禳之祭。告,同禱。賓組卜辭有:
貞祝以止疾齒,鼎贏。 《合》6481、6582、
6483、6484
“鼎”同“貞”,《釋名?釋言語》云:“貞,定也。”“贏”同“盈”,滋長漫延之義。商王命祝以巫術制止疾齒的持續。
二
甲骨文蠱字從皿,內有二蟲。《說文》云:“蠱,腹中蟲也。《春秋傳》曰:皿蟲為蠱,晦淫之所生也。梟桀死之鬼亦為蠱。”武丁時代的賓組卜辭有:
貞唯蠱。
不唯蠱。 《合》17184
貞不唯蠱。 《合》17186
貞不唯蠱至……。小告。
……允唯蠱至……。 《合》17185
《山海經?南山經》云:“青邱之山有獸,如狐而有九尾,食者不蠱。”郭璞注:“不蠱,令人不逢妖邪之氣。或骨,蠱毒。”賓組卜辭有:
己未卜,殼,貞王夢蠱,[不唯]咎。
己未卜,殼,貞王夢蠱,唯[咎]。
《合》301
《說文》云:“夢,不明也。”《爾雅?釋訓》云:“夢夢,亂也。”郭璞注引顧野王云:“夢夢,煩懣亂也。”《荀子?解蔽》云:“不以夢劇亂如,謂之靜。”《周易?蠱》《釋文》云:“蠱,惑也。”《爾雅?釋詁》云:“蠱,疑也。”商王心情煩亂,不能清醒地判斷事物,因此而占卜。賓組卜辭又有:
貞王繇,不唯蠱。
貞王繇,唯蠱。 《合》201
繇,讀為搖。《詩經?黍離》云:“中心搖搖。”毛傳:“搖搖,憂無所。”搖、蕩同義,《左傳?莊公四年》云:“余心蕩。”杜預注:“蕩,動散也。”《禮記?大學》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王心不寧,對王國政治將產生不利的影響。蠱的出現可能有多種原因,或由于祖先降咎,例如賓組卜辭有:
貞母丙亡蠱。
貞王丙允有蠱。
王占曰:母丙有蠱于……。《合》2530
或由于忿嫉之言,賓組卜辭有:
貞有齒,不[唯]蠱。《京》1962
……齒……蠱。 《人》454
有疾齒,唯蠱。
不唯蠱。《合》13658
《禮記?王制》云:“析言破律,亂名改作,執左道以亂政,殺。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行偽而堅,言偽而辯,學非而博,順非而澤,以疑眾,殺。假于鬼神時日卜筮,以疑眾,殺。此四誅者,不以聽。”亂政、疑眾、蠱惑人心,古代嚴令禁止。《史記?秦本紀》云:“以狗御蠱。”《正義》云:“蠱者,熱毒惡氣為傷害人也。”《論衡?言毒》云:“小人皆懷毒氣,陽地小人毒氣尤酷烈,故南越之人,祝禁輒效。諺曰:眾口鑠金。口者火也。”
奇邪之術亦為蠱。《周易?內宰》云:“以婦職之法教九御。”其中有“禁其奇邪”,鄭玄注:“奇邪,若今媚道。”《左傳?昭公元年》云:“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賓組卜辭有:
貞唯媚蠱。
不唯媚蠱。《合》1191
唯媚。
不唯媚。《合》2002
唯媚。
允唯媚。《合》707
殷墟卜辭中有“蠱羅”。羅,字從網從唯,《說文》云:“羅,以絲罟鳥也。”賓組卜辭有:
乙卯卜,爭,貞旨捷,羅。
貞旨弗其捷,羅。《合》880
辛酉卜,古,貞旨捷,羅。《合》6827
庚申卜,爭,貞旨其伐,有蠱羅。
旨弗其伐,有蠱羅。《合》6016
癸丑卜殼,貞旨捷,有蠱……。
旨弗其捷,有蠱羅。《合》5775
以上有關“旨”的卜辭有可能是同事的占卜。羅,讀為離,《詩經?四月》云:“亂離瘼矣。”毛傳云:“離,憂也。”賓組卜辭有:
不唯蠱虐。《合》17187
丙子卜,……蠱虐。 《合》8857
蠱、虐連稱,說明有時蠱可造成更大的危害。賓組卜辭有:
貞王繇,其虐。《合》17224
貞繇虐,亡由。《合》14315
貞今夕其虐。《合》17192
貞不唯虐。《合》17946
《尚書?金滕》云:“遘厲虐疾。”孔傳:“虐,暴也。”《淮南子?覽冥》云:“天兒不夭于人虐也。”高誘注:“虐,害也。”
三
甲骨文鼓是象形字,見《說文》卷5上,是部首,實為鼓字初文,許慎解釋說:“陳樂而上見也。”殷墟卜辭有:
……大……王賓鼓,亡咎。《遺》388
貞勿鼓,十月。《卜》617
癸丑卜,弼鼓。《庫》985
《說文》又云:“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從鼓,象其手擊之也。”《論衡?順鼓》云:“鼓者,攻之也。”《周禮?太祝》云:“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五曰攻。”鄭玄注:“攻,如其鳴鼓然。”《論語?先進》云:“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周易》八卦中震為雷,《釋名?釋天》云:“震,站也。所擊輒破,若攻戰野。又曰辟歷。辟,析也,所歷皆破析也。”
以鼓攻之,是除蠱的方術。《周禮?庶氏》云:“掌除毒蠱,以攻說之,嘉草攻之。凡歐蠱,則令之、比之。”《周禮?翦氏》云:“掌除蠹物,以攻縈攻之,以莽草薰之,凡庶鼓之事。”武丁時代的賓組卜辭有:
勿御于父辛,鼓。《乙》4051
貞王夢,不唯鼓。《卜》409
御為祓禳之祭,性質與攻相同。祖庚、祖甲時代的行組卜辭中有:
癸丑卜,史,貞其尊鼓,告于唐牛。
《合》1291
尊,用為奠。《儀禮?士喪禮》云:“冪奠用攻布。”鄭玄注:“古文奠為尊。”《詩經?采》云:“于以奠之。”毛傳:“奠,置業。”殷墟卜辭又有:
丁酉卜,大,貞告,其鼓于唐,卒亡尤。
《合》22746
戊戌,貞告,其鼓肜于[大乙]六[牛]。
庚子,貞其告,鼓于大乙六牛,惠員祝。
《合》22746
己卯……鼓告于祖乙。《屯》441
告,同禱。《說文》云:“禱,告神求福也。”《周禮?太祝》云:“作六辭以通上下,疏遠近。五曰禱。”鄭司農注:“《春秋傳》曰:鐵之戰,衛太子禱曰:曾孫蒯聵,敢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鄭勝亂從,晉午在難,不能治亂,使鞅討之,蒯聵不敢自佚,備持矛焉,敢告無絕筋、無破骨、無面夷、無作三祖羞,大命不敢請,佩玉不敢愛。”《論語?述而》云:“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曰:禱爾于上下神。”
擊鼓驅邪的活動常連續進行。行組卜辭有:
庚寅,貞其鼓肜。
弼鼓肜。《合》34475
辛亥卜,出,貞其鼓肜,告于唐,九牛,一月。《合》10?2
戊辰,貞其延鼓,又若。
弼延鼓。《佚》75
《爾雅?釋詁》云:“延,長也。”其義與“肜”相同。
〔責任編輯:許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