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每看一遍《慈善讀本》,我都深受感動并獲益匪淺。我想:如果每個人都像美國男孩扎克·班納、美國少年慈善家馬修這樣向社會奉獻一點愛,這個世界會變得多么美好啊。
生活中,即便我們的日子過得并不寬裕,但仍然要懂得:人活著不僅要為自己,更多的也要為他人,因為幫助別人就等于幫助自己。《慈善讀本》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有愛心,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對他人,我們都應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我們要學會如何做人,珍惜生命,善待人生,尊重他人。過去我不知道什么是“慈善”,可當我讀了《慈善讀本》這本書后,我知道了:“慈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無私地幫助他人,只要是對他人真誠的幫助,無論付出多少,都可算作一種“慈善”之舉。通過《慈善讀本》,我還知道這個社會有著許多的慈善家,他們的心靈真是無私至極,他們那種真誠幫助弱者的行為,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放眼當今社會,大部分人不愁吃、不愁穿。可在某些角落,仍有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這就需要我們每個公民付出愛心,主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同學們,讀《慈善讀本》,你們有什么感想呢?在我看來:“慈善”事業(yè)需要接班人。今天,很多貧窮的同學都接受了別人的善意之舉,那明天呢?明天我們該干什么?我想,那些幫助我們的叔叔阿姨并不需要我們回報他們捐贈的財物。如果真的要回報,那應該是希望我們將來也心存善意,學做善事,讓人類的“慈善”之舉代代相傳。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把《慈善讀本》當作自己的人生指南,這本書能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讓人間更加充滿真愛。
我們應當接過慈善事業(yè)的火炬,將理想和愛心奉獻給社會!
(本文作者系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毛云鄉(xiāng)中心學校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