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原
30年前,臺灣學者蔣勛在舊金山機場第一次見到丁玲,“頭發全白,滿臉皺紋,像農村老太太,穿著布衣布鞋,茫然地站在那里”。后來蔣勛和丁玲去芝加哥最高的樓頂,一屋子貂皮女,抽煙,時髦而頹廢,丁玲很平靜地用肘子捅蔣勛:“當年我在上海就是這樣的。”
人是會變臉的。丁玲24歲就寫性解放,甚至寫女同,旖旎情史也不少,后來時而右傾,時而左傾,新潮過,革命過,張揚過,跟風過,老來終于想通透了。
夏丏尊曾說李叔同是從“翩翩濁世佳公子”,一變而成“戒律精嚴之頭陀”。念佛之人,改變是最大的。順治帝福臨據說也出家了,但信史里說他其實沒出成,我想也是,從妃嬪三千到老尼一二,一桌滿漢全席只剩一道連潲水油都沒一滴的鼎湖上素,除非有精神病史的人才能忍耐此般冰火兩重天。多年前劉家老爹鉆研佛經多了,也想到峨眉山出家來著,我苦口婆心勸他:我知你屬猴,峨眉山猴多,你想去尋找組織可以理解,但蜀道艱險,不如就近到市郊動物園猴山隱居;若干年后,我帶你孫子各銜一串糖葫蘆前來探親,隔著柵欄看你曬日頭捉虱子,隔空甩幾枚香蕉,豈不方便。
許多年里,我只知道赫魯曉夫是一個在聯大會議上用皮鞋敲桌子的莽夫,后來知道了他在斯大林死后三年便挫骨揚灰,抖露出無數血腥往事,而此前20年,他又曾是斯大林路線的鼓吹者和執行者,單是在一份文件里就圈定了8500個死刑名單。至于著名酷吏貝利亞,固然滿手鮮血,但卻是斯大林死后破除個人崇拜、實施平反運動的第一人,他推行的改革措施甚至比赫魯曉夫更早更激進。在不同的時光里,老虎是可以念佛的,而念佛的可以殺人,亦可以招搖于滾滾紅塵里持肉制搟面杖為名媛開光,譬如魯智深,又譬如那誰誰誰。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大抵沒錯。當年我聽某同事聊起其大學師兄,在校時溫潤可人,熱情和善,后來一頭扎入官場,遂成跋扈小吏,變化之快令人側目。此人曾眼光凌厲地對我說:汝可知是脖子硬還是刀硬?這個問題我還真沒想過,有天散步時我想起了這個千古命題,于是掏出水果刀在路邊的石獅頸脖上劃了幾下,結果我發現好像是脖子要硬一些。
據說年少時激進的,老來必保守頑固,康有為和李敖都是例證。我年輕時頑劣散漫,人到中年卻變得枯燥嚴謹,似乎也正在印證這一定律。將來我努力跟緊時代潮流,不讓自己變得那么面目可憎,待流氓兔上中學了帶女同學回家鬼混,我便端個板凳坐門口搖蒲扇放風,遠遠看到他娘提著菜籃回來,我會低聲疾呼:孩兒快收工,讓我那億萬孫兒暫且鳴金收兵,老妖婆回來也。
我們在這世間,臉在變,身在變,心在變。變節不需要理由。段祺瑞下野后,在天津做吃素寓公,整天瞇著眼捻佛珠敲木魚,眼看著舍利子都要長出來了,忽然孫大炮中山邀他一起倒直,他立馬丟掉佛珠重返政壇。此情此景,正如我上大學時考試,老師踱過來,我叼著筆頭做圣潔遐想狀,老師一走過去,我隨即把腦袋貼到同桌的頭顱邊,與世俗的答案咫尺之遙,我能看見他的考卷,甚至能看見他襯衫領口下怒放的胸毛。
(薛圓澄摘自《新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