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華
摘要:各國能源礦產資源不同,歷年所采行的進出口煤礦政策也反映不同政治體制、經濟發展條件、社會環境變遷而有所差異。基于中國進出口煤礦居世界重要地位與影響亞太地區進出口煤礦供應安全的考慮,本文分別就中國當前進出口煤礦供需情勢變化以及未來進出口煤礦產業發展方向等內容,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進出口 煤炭產業 產業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F407.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b)-0080-01
1 煤炭經濟運行現狀分析
1.1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中國能源礦產豐富,煤炭生產量與消費量居世界第一位;電力裝置容量與發電量居世界第二位,經濟由穩定成長與通膨壓力并存的階段轉入成長趨緩與通膨暫解的格局;至于CPI物價指數,至2011年10月,中國物價上漲率已降至5.5%,樓市與食品價格已有回落,顯示通貨膨脹壓力已越過高峰;物價同比上漲率在2011年11月已降到4.2%;2012年可望有效壓抑通貨膨脹[1]。
面臨國際經濟局勢的復雜多變,世界經濟成長趨緩甚至衰退的憂慮下,中國在2011Q4經濟景氣受到需求收縮放緩的影響,持續呈現回落的態勢,2011年Q1~Q3,中國的煤炭進出口同比成長率別為9.7%、9.5%與9.1%,顯示經濟成長逐季放緩。煤炭進出口成長率可能降到8.8%~8.6%左右;預估中國全年煤炭進出口成長率約9.0%左右,經濟‘軟著陸已成定局[2]。至2012年,經濟成長存在持續下行的風險,預測煤炭進出口成長率會回落至8.2%左右;2013年以后,中國經濟可能進入中速成長(7%~8.0%)階段,而不再出現高速成長(10%以上)。[3]
由于經濟成長與物價漲幅呈現雙雙下行的態勢,通貨膨脹壓力受到抑制,展望中國2012年Q4的煤炭進出口發展,原本著重于‘控物價的總體經濟政策極有可能進行‘微調,轉向‘穩增長傾斜[4]。緊縮偏緊的煤炭進出口政策轉為‘定向寬松,但不會全面放松;原材料進出口政策有更加積極的空間,但不意味會有新一輪的財政刺激,而是在‘調結構的基調下,將原材料進出口力度轉向其他領域。
1.2煤炭經濟特點
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增加值成長率自2009年Q2金融風暴谷底回升以來皆超過整體煤炭進出口成長率。2011年Q1,相關部門增加值的同比成長率為11.1%,Q1與第Q3則回落到10.7%與10.6%;仍高于同一時期的煤炭進出口同比成長率;顯示近兩年來中國煤炭進出口的較快速與穩定成長主要是靠工業與營建業部門的高成長所帶動。
若進一步檢視煤炭經濟增加值成長率,可以發現其進出口與重工業成長的關聯性高于輕工業;在2010年初,中國煤炭工業生產受到出口恢復、內需旺盛、企業回補庫存與低基期等因素影響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成長率達到20.7%,其中重工業增加值成長率遠高于輕工業增加值成長率。其后,工業生產減速,尤其是重工業增加值的成長率大幅減緩,主要原因在于中國加大強制節能減排的控制力度,對電力、煤炭、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等重工業實行差別電價所致。
可以看出,2010年中以來,中國煤炭經濟在‘節能減排與‘電荒的供需矛盾中,但2011年Q1與Q2重工業增加值成長又見反彈,一度對‘十二五節能減排任務造成嚴峻威脅;至2011年Q3重工業成長已有減緩。
2 進出口煤炭存在問題及其成因分析
中國檢驗檢疫機構對煤炭的檢驗監管自2009年起從原來的促進出口調整為宏觀調控進出口。2010年中國煤炭進出口在外需環境改善、政策刺激與低基期的環境因素下,延續2009年以來的回升向上走勢,工業生產強力反彈,國內需求強勁,出口恢復成長,三大動力明顯增強,因此在2010全年度進出口成長率為10.3%,比2009年的進出口成長率9.22%高出1.1%。
當前,國家質檢總局主管全國進出口煤炭的檢驗監管工作。國家質檢總局設在各地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按照職能分工對進出口煤炭實施檢驗和監督管理。2011年Q1~Q3,中國煤炭由進出口回升走勢轉入穩定成長階段,進出口成長已有放緩趨勢,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口煤炭實施口岸檢驗監管的方式,對出口煤炭實施產地監督管理和口岸檢驗監管相結合的方式。產地檢驗檢疫機構接受出口煤炭生產企業自愿申請,對其質量誠信度、生產加工工藝、生產技術條件、質量保證能力等按照標準進行考核,將出口煤炭生產企業分為A、B、C、D四種類別,實施不同條件要求的監管方式。
可以看出,煤炭由進出口回升走勢轉入穩定成長主要原因在于:(1)2009年進出口運行呈現‘前低后高,基期不斷墊高,至2010年進出口運行已轉為‘前高后低走勢,對2011年進出口運行走勢產生明顯影響。(2)宏觀調控政策以及進出口煤炭的檢驗監管工作對消費投資與工業制造產生了抑制作用。(3)歐美國家復蘇力道不足且國債問題嚴重,致使全球經濟景氣在下半年急轉直下,牽制中國與其它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動力。這些手段和措施的具體作用在于控制煤炭出口,提高煤炭產品質量;另一方面是配合中國正在進行安全生產對小煤礦的限產整頓。可以看出,中國實行宏觀調控和能源政策中,一直逐步加強和規范對進出口煤炭的檢驗監管力度。
3 進出口煤炭形勢預測及出口企業對策
總體來看,中國國民經濟增速整體放緩,其中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增速紛紛回落。國內煤炭市場需求不旺,據煤炭運銷協會資料顯示,當前中國煤炭銷量累計完成8.17億噸,市場供需形勢整體寬松。
當前進出口煤炭產業從需求支出面來看,拉動中國煤炭進出口成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包括民間消費與政府消費)在中國十二五規劃將內需列為首要任務的目標下,可望在2012年有穩定的成長,但受到國際局勢不確定的影響,消費者對未來信心較為薄弱。其次,投資拉動煤炭進出口成長的動力在2011年至2012年確定會大幅減弱,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在2011年達到高點后,受到房市降溫影響會逐漸減弱。第三,對外貿易受到先進國家需求疲弱的影響,出口形勢惡化,但對新興國家貿易依然暢旺,預估出口與進口成長率分別為7.3%與8.9%,屬于中速成長,貿易順差會進一步縮小,甚至在2013年以后出現逆差。
4 結論及建議
由于國際經濟疲軟致使中國煤炭出口形勢不樂觀,且處于結構調整時的中國國內經濟也不可能大幅增加投資,因此進出口煤炭成為當前形勢下被寄予厚望的經濟成長驅動力。
但以2012年情勢來看,進出口煤炭仍屬中國經濟成長的動力;預估2013年后續幾年,消費具有巨大潛力與優化空間,進出口煤炭仍維持適度穩健成長,進出口煤炭雖面臨當前國際局勢不穩而倍加艱難,但在中國穩定外貿政策下,對外貿易仍具備持續成長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文臻.注意規避煤炭產業風險[J].當代礦工,2005(12).
[2] 馮雨,李學剛,丁文芬.煤炭進口對沿海地區煤炭市場的影響[J].中國煤炭,2011(7).
[3] 鄭向東.影響煤炭價格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8).
[4] 宗桂霞,王允娟.煤炭行業應對WTO的措施[J].煤炭經濟研究,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