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偉
摘要:基礎課是為專業課打基礎的課程,基礎課教學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專業課水平的深入和提高,本文就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進行了一些解剖和分析并對兩者的銜接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專業課程 基礎課程 設計素描 裝飾色彩 造型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b)-0164-01
產品造型設計是高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中的主干課程,通過產品設計(原理、制圖)的講授,實際產品(手版制作)的實踐,來鍛煉學生的創意能力和表達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綜合素質。在步入專業的設計課程之前,每個設計專業都會有與之相銜接的基礎教育課程。基礎課程的質量好壞會對專業課程帶來一定影響。就目前來講,許多學校的設計教育基本上沿襲美術教育中造型基礎訓練方式,素描、色彩、三大構成,相對枯燥、獨立,并且缺乏設計思維,設計創意等方面的引導。加上課程之間缺少系統的邏輯關系,使得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銜接不是很到位,下面就以產品造型設計為例來解析一下。
1 概念草圖與素描基礎的銜接
雖然作為設計專業的素描基礎課,設計素描已被普遍采用。設計素描作為一門為設計專業量身定做的專業基礎課,側重點不是滿足于對自然形體以及空間關系的描繪和再現,通俗地說不是畫得像就是好,而是把側重點擺在了理解物體的結構,然后再主觀表達,也就是說比較強調構思與創意,這充分體現了設計的特性。但是由于長期受傳統素描教學模式的影響、再加上教授基礎課的老師大多是美術類的,難免會走上明暗調子素描的老路,并且形式單一、不外乎臨摹和寫生,內容也相當陳舊、靜物、風景、人物,根本沒有體現出設計的特性。
作為產品設計專業課程之一的設計草圖表現,是設計師將自己的想法由抽象變為具象的創造過程,是從抽象思考到圖解思考的過渡,需要設計師對其設計的對象進行推敲理解,從而進行表達。在概念草圖的畫面上往往會出現文字的注示、尺寸的標定、顏色的提示、結構的展示等等,因此與之銜接的設計素描首先要在觀察方法上,著重訓練學生對于結構和空間的觀察和分析的能力,認識物象的內外構造關系,通過全面和主動的觀察、分析、提煉、概括而形成整體設計造型感受。其次,在表達方式上,也不需要像傳統美術基礎那樣花很多時間去完成一個長期作業,而應該以中、短期的作業為主。主要通過運用基礎的、理念形態的造型語言,用構成的概念來理解物與空間,力圖通過這種概括和本質的理解來增強設計造型能力。
2 方案效果圖與色彩基礎課的銜接
色彩作為產品的主要組成部分,依附于產品的形體,卻比形體更具有視覺沖擊力,可以說“先色奪人”。因此,企業為了使自己的產品在眾多競爭商品中脫穎而出,通常把色彩設計放在首位。產品的色彩設計也不同于繪畫藝術或視覺設計中的色彩設計,它不僅追求視覺美感,表達設計情感,還受到如產品功能,材質和工藝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另外,還要考慮到大多數受眾在一定時期的色彩偏好,即流行色的問題。
而一個產品設計方案中,最直觀的就是效果圖,而效果圖的配色又是最先吸引人的地方。作為與方案效果圖表現課程相銜接的色彩基礎課程,其教學內容和形式可能不是簡單地遵循傳統色彩基礎教學的套路,其目標也不應該是設計師客觀和自我感受的結果,而應是在基于深厚理論基礎的指導下,針對已知潛在的消費群在生理、心理、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等方面深入地調查研究后,結合相關領域的發展和趨勢,進行色彩的設計。
因此,一方面在色彩基礎的練習上可能偏重于色彩的歸納練習,以及裝飾色彩的練習;另一方面,還要有色彩的心理學,流行色研究等理論知識與之配套。配色的優劣不僅與人們的色彩設計經驗有關,還必須通過長期的訓練和實踐,只有在全面掌握色彩設計理論的基礎上運用正確的配色方法和技巧,從設計的美感,心理需求和使用要求等多角度考慮,才能達到最佳的配色效果,所以在色彩基礎教學階段打下扎實基礎后,在方案效果圖表現時,配色就運用自如了。
3 造型基礎與手板模型制作
設計專業的學生在正式接觸專業設計之前,通常要進行設計基礎的準備,而目前大多學校的設計基礎教育還是沿襲美術教育中設計基礎的訓練方式,幾乎都是三大構成,即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并且作為與專業設計相銜接的造型基礎,也不管各專業的特點,其教學步驟與教學模式基本相同,幾乎都是通過點、線、面、體來逐步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和審美情趣,當然基礎教育課程內容本身并沒有錯,并且通過教學對學生造型能力的培養確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但問題在于,每個專業都有自身的特點,因此側重點也不同,比如視覺傳達側重于體面上的點、線、面。環境藝術則側重于大的空間營造、而產品設計則側重于用面的轉折來塑造形體。如果一概采用相同的教學模式和步驟,難免會顯露出各種弊端來。就拿產品設計專業來講,專業設計時要涉及到手板模型制作,而造型基礎正是為手板模型制作而銜接的設計基礎課程。由于產品設計專業的特點,側重點應該放在塑造形體及面與面的轉折上,此外還需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
因此,如果按傳統造型基礎課程來訓練、過多地重視平面設計和二維空間的抽象設計,對于產品設計專業來講就顯得有些力量沒有用在點子上,而對于學生來講,需要重點訓練的立體造型方面的能力卻沒有足夠的時間和一定的深度。從而造成在正式進入專業課學習時,就有些顯得力不從心。所以作為與手板模型專業課相銜接的造型基礎課,一定要根據專業自身的特點來適當調整教學的重心和模式,比如,適當增加由二維平面到三維空間,從圖紙設計到模型制作的認識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力圖使學生通過造型基礎課程的學習,既掌握了造型基礎的基本原理,又鍛煉了形狀塑造的表現能力。
長期以往,由于按專業知識點來設置課程的傳統做法,給課程之間的教學銜接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造成了課程群之間的相互脫節,另外,目前大多數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教學方法,由于受傳統美術基礎教學模式的影響,形式和內容僵化,陳舊,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發展,已明顯滯后。
傳統之所以會形成傳統,是由長期的經驗積累而成,所以也不能說傳統美術基礎教學一無是處,只是根據形勢發展,不能再一概按照傳統美術基礎教學模式來包羅設計藝術專業的基礎教學了。而應該根據各專業的自身特點需要,在內容、方式和課時上有所偏重,打造出真正為專業課程銜接的基礎課程。
參考文獻
[1] 張寒凝,許繼峰.工業產品色彩設計教程[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9.
[2] 戴云亭.產品設計表現技法[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