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安林
摘要:“教師抱怨數學難教,學生埋怨數學難學”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隨著高校擴招,高職院校學生數學基礎日趨薄弱,傳統的教學模式更使得課堂枯燥乏味,缺乏學習興趣。如何創新教學,增強課堂教學活力,在課堂上形成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是教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手段。本文結合高職生的數學學習現狀,從教師自身提升、養成教育、教學方式改革等幾個方面,探討如何提高高職數學教育的課堂氛圍,從而高效率地保證課堂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職數學教育 課堂氣氛 主觀能動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b)-0215-01
目前我國高職教育中,數學課的地位是比較尷尬的。除了與社會實踐、學生的專業存在脫節以外,傳統的數學教學內容理論性過強,學生普遍反映高數抽象、枯燥、深奧、難學。特別在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種種禁錮的情況下,講的、練的、考的主要是定義敘述、定理證明、公式推導、計算方法等,而實際用途卻少之又少,從而使得數學課堂氛圍一直難以活躍。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氣氛是否活躍,師生能否互動,直接影響著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學生才能化“配角”或“看客”為“主角”,主動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那么,如何才能活躍高職數學教育的課堂氣氛,使課堂效率達到預期目的呢?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 提升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業務水平和教學風格
課堂氛圍受到教師、學生、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諸多影響,而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教師。
一堂課的課堂氣氛不好,老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教師本身的人格魅力非常重要。教師的人格魅力體現在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淵博的知識、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的品格往往會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態度、情緒甚至人格。數學是一門深奧的學科,感興趣的學生會發現數學的美和數學的巨大力量,而不敢興趣的學生就會覺得數學枯燥、晦澀難懂、無用。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就應該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幽默風趣的授課方式展現數學的魅力,讓學生全面認識了解數學,提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除此以外,課后要不斷總結,結合本批次學生的特點,在精心獨創自己的教學風格的同時,抓住學生的興奮點,激活他們的思維。
2 實現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高職數學的教育應側重學生的養成教育,教給學生學習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適應社會做準備。一般來說,高職學生的數學基礎比較差,而高等數學向來以抽象著稱,所以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
高等教育不像中小學教育,有明確的目標,有家長、老師給予的壓力。大部分的學生會有意無意的對自己是否適宜學數學或者是否能學好數學做出判斷,并由此決定自身的行動傾向。有些學生認為自己“天資聰明”或“具有學習數學的天賦”不肯用功學習。而有些學生認為自己“腦子笨”,或“不是學數學的料”產生悲觀情緒,自我放棄等等。我們不否認,人的稟賦有差別,它與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關系,但是對學習數學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教育、環境和自身的努力。因此,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端正學習的心態。讓他們清楚高職數學的學習只要肯下功夫,絕大多數是可以學好的,正確認識稟賦,樹立勤奮學習觀,是學好數學的先決條件。其次,要培養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目標明確后,再根據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嚴格執行,持之以恒,使數學學習有“質”的飛躍。最后,培養學生學會思考、總結和提煉。學習不僅要理解和記住知識,還要弄清楚之間的關聯是什么,關鍵是什么,是否有新的更簡潔的方式,是否有多種途徑等等。所以,學生要學會將所學的內容貫穿起來,提煉出其中的精髓,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 全方位切入,推進高職數學教學方式改革
3.1精選課堂內容,生動有趣的傳授知識
高職數學抽象難懂,教師在備課時要注重內容的選擇,盡量選擇一些有趣的知識,增加一些和課堂有關系的趣味性內容,例如“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歐拉、萊布尼茨的成長典故等,以此來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同時,教師授課時要盡量將授課內容跟實際生活相聯系,深入淺出的講解知識。比如彩票預測中常用到的概率計算,學生們還會興趣十足的用所學知識運算哪些數字下次出現幾率較大等等。
3.2善于應用現代化技術,讓學生直觀高效的學習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到各行各域。高職數學的授課也應該改變以往以黑板、粉筆等陳舊落后的教學工具為主要傳授工具的模式,教師在呈現板書的同時,應結合課堂與課后、理論與實際知識,制作圖文結合、色彩絢麗的課件來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借助于powerpoint中的動畫設計、數學軟件用圖表等來展示數學知識,用計算機來模擬顯示數學極限、分割、連續變化的量等。這些教學手段都可以擴大課堂信息量,調動學生積極性,化靜為動突破思維瓶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3化“配角”為“主角”,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大學數學的課堂已不是中學那種“填鴨式”教學的你講我聽,而應注重啟發、引導、討論、探究,教師也不是一個傳授者,而是一個組織者、啟發者、引導者。教師可將全班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意境,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究的過程中,自覺思考問題,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也可以結合實際,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引導大家探討其突破點,多途徑研究解決方式。總之,課堂上教師應力爭最大限度的為學生創造顯示才能、發揮才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始終保持主動狀態,主動觀察、主動思維、主動回答、主動提問,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主觀能動性,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
3.4轉換作業、考核模式,改變單一的書面作業、試卷考核
在傳統的作業基礎上,增加能體現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和將知識貫穿對比的整理分析報告。例如高等數學中學習完多元函數積分及應用后,可讓學生課后結合初期學習的一元函數的積分及應用,寫出兩者的區別與聯系,總結出解決函數積分的共同點,在下次的課堂中或討論點評,或讓學生直接上講臺作口頭分析。這種作業方式不僅可以督促學生課后歸納總結、加深理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參與意識,鍛煉學生表述自我思路的口頭表達能力。
考核模式上,傳統的試卷考核模式之外,融入日常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課外參與等考核,特別是一些競賽等活動的參與等都可以作為考核內容,變終結式考試為過程評價。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持續觀察、記錄、反思,并做出發展性評價,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培養合作精神,增強素質。
總之,教師在平時的數學教學中要多學習、勤反思,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活躍課堂氣氛。只有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 韋光磊,趙越.淺析如何活躍課堂氣氛[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論壇,2010(10).
[2] 董發兵.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數學的創新思維[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6).
[3] 崔學政.活躍課堂氣氛是啟發式教學的關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