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培福
摘?要:本文基于礦山機電發展狀況,探討了其拓展途徑、實踐發展建設策略,對優化礦山機電建設,提升綜合管控水平,創設顯著生產效益,有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礦山機電?發展?建設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0(a)-0080-01
1礦山機電建設發展狀況
礦山機電在我國長期發展進程中,創設了顯著效益,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通過行業人員的共同努力、深化實踐令礦山機電產業實現了優化穩步提升,并創設了驕人成績。在優質的技術管理、產業建設中,為礦山基礎工業、開采建設、技術水平提升、工業體系獨立創建發揮了重要服務管理職能。然而同國外行業發展水平比對,我國在技術經營管控機制、資金儲備投入、裝備機械配備、創新技術應用、工藝開發、產品生產、研發管控等層面,同樣包含一定差異,無法實現面向國際水平的良好接軌。再者,當前礦山機電市場已逐步發展為歐美國家壟斷經營模式,我國服務建設于重要行業的各類高新機電技術產品則無法實現獨立的研發生產,只能依靠進口方式引進。當前,較多企業沒有真正創立良好的現代化管理制度,包含管控機制弊端。一些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則秉承保守經營原則,欠缺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強化人力資源管理的良好運行管控機制。伴隨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我國經濟金融宏觀策略的更新發展,我國礦山機電行業則逐步呈現出低谷發展狀況,市場需求力有限,綜合任務量欠缺,投入應用資金相對有限,形成了效益水平下降、行業面臨虧損等不良狀況,并對企業發展生存形成了不良威脅。
2礦山機電發展建設優化策略
礦山機電行業的發展建設緊密相關于現代社會的信息化發展、科技的進步、工業水平的優化提升,尤其同采礦科學、機械工程體系的探究研發息息相關。縱觀當前科技發展前沿呈現出顯著的空間領域、時域與發展動態更新特征,預示著材料、信息科學、納米技術、生命工程、管理制造科學將成為未來人類社會建設發展的主流。而多學科的集成交叉,將形成科學領域的全新整合,令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進步面向礦山機電更形成了全新的寄予與標準要求。由此可見,未來機電工程的建設發展應向著綜合、集成、交叉、智能、數字化、精密、微觀、環保、高效、柔性的方向科學提升。作為機電工程重要分支的礦山機電,也必將秉承這一發展趨勢,為此要想促進行業的提升發展,我們應明晰其科學建設策略。
2.1拓展無軌生產技術,開創環保生產管理模式
礦山機電生產建設中應科學引入無軌采礦技術,利用鏟運設備機械、無軌裝置,優化改進地下生產采礦工藝。同時應樹立科學的計算機管控、自動化管理、液壓無軌生產建設理念。廣泛引入現代化通用輔助設備、高效生產管理手段,促進生產設備綜合性能的優化,并令其發揮綜合適應能力,提升服務安全性。同時還應引入故障檢測控制手段,環保節能內燃系統與新型傳動控制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優化礦山機電可靠運行水平,促進其實現良好的生態環保建設與優質發展。
2.2連續采礦,引入遙控生產設備
礦山機電發展建設中,應引入連續出礦生產設備及現代化工藝,促進采礦生產實現由間斷向連續的科學更新。另外,相關研發人員應主體實施連續硬巖采礦設備、掘進施工技術的科學研究,引入移動地下破碎設備,實施連續的采礦生產,創設良好的生產效益。同時,應樹立實時控制目標,引入遙控管理手段,促進礦山機電體系的更新發展。并應積極探究如何引入無線電遙控手段、通訊技術實時仿真系統,優化信息化管理。例如可引入自動化鏟運設備、遙控鑿巖機械、裝載設備、裝藥爆破機械、噴發混凝土裝置、巷道掘進設備等,提升礦山機電綜合生產水平。
2.3實施智能化生產建設,開發機器人應用模式
為提升礦山機電生產建設效率,應科學引入智能管控設備,創建優質結構體系,引入傳感集成控制設備、執行管理裝置,自檢管理系統,提升礦山機電設備自適應調控水平與愈合能力,創設良好的智能化生產效能。進而營造優質、安全、高效、低污染的礦山機電生產建設環境,實現良好的效益目標。另外,應科學引入礦山機器人生產建設裝置,基于礦山生產環境惡劣、布滿粉塵、潮濕難于施工、高負荷任務繁重的狀況,為保護礦工人身安全、身心健康,應優化建設良好的礦山機電生產秩序,主力開發機器人生產管理模式。令其承擔復雜、危險、高強度施工建設任務。同時該項任務應具有一定重復性,這樣便可令礦工由技術含量較低、任務繁重的重復體力勞動中真正的解脫,進而有精力從事更高技術水平的工作。再者對于地下、危險場所的施工作業,應依據現場環境條件,進行機器人裝置結構、材料的優化設計處理,令其適應工作壓力、粉塵潮濕環境影響,預防不良污染作用,實現高效、安全的礦山機電生產建設,提升工作效率,創設良好的建設效益。
3我國礦山機電科學發展建設途徑
伴隨行業市場的日趨激烈,我國礦山機電應進一步注重開發研究,引入高新技術,強化投入與協調管控,推進技術體系改革。應基于市場發展需求,進行產品種類、結構的優化協調,令其投放領域逐步擴充,并向著更大型、更系統、集成的方向發展。實踐建設階段中,應引入先進管理技術,借鑒行業發達國家經驗,促進結構的智能簡化設計,信息化開發、模塊化規劃。可科學引入自動定位體系實現良好的挖掘設備、鉆機布設,提升綜合生產效益。同時,應發揮行業優勢潛能,開展集團化管理,創建產業化控制模式,擴充市場份額,進而有效縮短同世界行業先進發展水平差距,早日實現與國際領域的全面接軌與優化提升。
4結語
總之,針對礦山機電發展建設狀況,承擔重要服務管控職能,我們只有制定科學有效的實踐發展、優質建設策略,引入無軌生產技術、開創環保管理模式、實施連續采礦、引入遙控生產設備、實施智能化生產建設,開發機器人應用生產模式,才能全面提升礦山機電發展建設效率、實踐生產質量水平,優化建設效果,并促進礦山機電行業的全面發展與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晉偉.淺析礦山機電在現代煤礦企業中的運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15).
[2]朱茂明.運用故障診斷技術進行礦山機電設備維修[J].煤炭技術,2009(2).
[3]董乾.論礦山機電設備維修中故障診斷技術的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2(3).
[4]馬云鋒.淺析礦山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J].企業導報,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