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娟


“這袋種子是新加坡客商預訂的伊麗莎白甜瓜種,把西紅柿大棚東邊的幾十畝地預留出來吧,嚴格按照客商的行距株距要求播種。”7月6日,河北獻縣陌南鄉山秋村一片大棚蔬菜地頭,富農蔬菜專業合作社楊春英理事長正在與基地負責人劉建設商量客商訂單種植的事情。
獻縣富農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8月,合作社建立后,對種植戶實行規范式管理,為種植戶提供種子、技術、信息流通等方面的服務。在楊春英理事長的帶領下, 6000個種植戶參與合作社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現已達5萬畝,溫棚13150個,涼棚35170個,種植品種有西紅柿、茄子、辣椒、黃瓜、豆角、芹菜、小蔥、茴香、伊麗莎白甜瓜、南瓜等20 多個品種,其中小蔥、西紅柿、黃瓜、麗莎白甜瓜更具特色,已銷往京、津及周邊城市和香港、澳門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蔬菜批發市場,每年為菜農提高人均收入30%。
然而,誰能想到,6年前的楊春英還是一個身陷困境、急需幫助的弱女子。
2006年8月以前,楊春英開了一家小店,一家人過著其樂融融的日子。韓暢是他們的二女兒,當時只有10歲。那年暑假,一向健康的小韓暢常常臉色嘴唇泛白,而且癥狀越來越嚴重。經過滄洲中心醫院檢查,初步診斷為“白血病”。
抱著一線希望,她帶著女兒連夜趕往北京軍區總醫院求醫。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韓暢開始了化療。一個療程后,楊春英東借西湊的3萬元錢花費一空。
也許是上天可憐楊春英的一片苦心,同病室病友袁阿姨一下子借給她2萬元錢,使得韓暢順利進行了第二個療程的化療。大夫也很快為韓暢制定了骨髓移植的最佳治療方案。雖然骨髓移植手術費高達30萬元,但看著女兒那渴望生存的目光,楊春英一咬牙將住了多年的房子賣了……如今,小韓暢已重返校園,開始了新的生活。
那時起,楊春英心里琢磨著自己應該做一番事業。獻縣,有著多年種植種植溫室大棚和大地蔬菜的歷史,但由于許多種植戶急功近利,普遍存在著規模小、品質差等問題?!白鳛橐粋€農家女,干別的不行,種菜總可以吧?”
2008年8月,楊春英注冊成立了以傳播新技術、新品種為中心的“獻縣富農蔬菜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一頭連著蔬菜新品種、新技術研究單位,一頭連著本地的蔬菜種植戶,合作社共有股東12名,所有股東實行分包責任制,深入到田間地頭廣泛深入調查,在搜集整理多方考察的基礎上,僅半年就吸納會員2600人,組織菜農組成了生產聯合體,按照統一的技術,統一的標準和統一的經營方式進行蔬菜生產和銷售,形成了上聯市場下接基地和農戶的規范系統的運作機制,以滄州市農林科學院和北京蔬菜研究所為技術依托,聘請技術、植保、土肥等部門專家和種菜能手組成無公害蔬菜技術服務組,隨時為菜農服務。
建設標準種植基地實現規范化管理,建立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機制。合作社在楊春英理事長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發展,2008年被譽為《全國優質蔬菜栽培基地》并被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信息所蔬菜雜志社聘請為副理事長單位;2009年合作社“春英”牌禮品菜在廊坊十三屆國際農產品博覽會獲名優產品獎; 2010年2月獲全縣先進農民農業合作組織……
如今,5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20多個品種的蔬菜,使富農蔬菜專業合作社雄霸一方,而“春英”牌蔬菜在京津港澳等地的市場上成為大眾的搶手貨。
利用3-5年時間在大中城市建1000個‘春英蔬菜專柜或‘春英蔬菜直營店,把‘春英的無公害蔬菜直接送到百姓的餐桌上……展望未來,楊春英理事長一如從前,充滿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