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霞
甘肅省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孕育了特色農產品,在綠色、有機農產品方面獨樹一幟。2011年,甘肅省綠色、有機農產品當年認證數在全國居第八位,在西北地區名列第一。
“綠色”品牌影響力驟增
甘肅省綠色食品辦公室主任王續程分析說,甘肅省目前發展綠色食品的有利條件主要有四個:具有相對特殊的自然條件,境內地形復雜,山脈縱橫交錯,海拔相差懸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一應俱有,生態環境多樣,氣候資源獨特,包括了北亞熱帶濕潤區到高寒區、干旱區的各種氣候類型,成為甘肅省發展綠色農業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農業生產區域遠離工礦和城市人口密集地區,農業投入品的使用相對較少,農業生產環境污染較輕,農業生產的環境質量較好,農村勞動力成本低,具有大力發展優質農業的潛力,尤其是一些勞動密集程度高的綠色蔬菜、水果、畜產品等綠色產品的生產,比較優勢十分明顯;優勢產業帶的發展已經具有規模優勢,目前,全省馬鈴薯、中藥材、蔬菜等特色優勢作物面積達2630萬畝,馬鈴薯、玉米制種、啤酒大麥、優質牧草、中藥材五大產業產品產量位居全國第一;具有比較旺盛的市場需求,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改善,人們對食品的需求發生了重要變化,已經由單純地解決溫飽轉向安全、營養和健康食品,這也就為綠色食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比較廣闊的市場空間。
據有關專家預測,未來10年全球綠色食品市場需求將始終處于上升趨勢。從我國來看,市場對綠色食品的需求不斷升溫,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近年來,甘肅省政府加大對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扶持力度,甘肅省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專項經費,扶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甘肅省農牧廳也要求在省級名牌農產品評審、產業化龍頭企業評定中將綠色食品作為重要條件;在農業項目、相關農業基地建設中,要把綠色食品作為立項重要依據并納入建設內容等;目前全省已有21個縣(區)對發展綠色食品采取資金扶持政策,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動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新局面。“2011年廣州綠色、有機食品博覽會上,甘肅省集中展示了全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水平、質量和效益,突出展現了綠色食品品牌的整體形象。我們的參展產品以顯著的特色、過硬的質量、精美的包裝贏得了大批客戶,現場銷售額41萬元,簽約額3500萬元,意向合作協議15項,金額5000萬元。”王續程介紹說。
甘肅省大力發展綠色品牌農產品,實行農產品質量認證。2011年,全省認證綠色食品企業52家,產品108個,有機食品企業3家,產品12個,全省累計有綠色、有機食品企業185家,產品451個。綠色食品申報企業中,有一批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具有中國名牌農產品、甘肅名牌農產品、甘肅省著名商標企業。如莫高股份、條山集團、臨洮騰勝集團、平涼金果集團、定西龍海乳品有限公司、甘肅銀河食品集團、隴南祥宇油橄欖開發公司等一批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龍頭企業;產品有莫高葡萄酒系列產品、果品、蔬菜、菊粉系列產品、淀粉、粉絲、牦牛肉、藏羊肉、橄欖油、蘭州百合、高原夏菜、馬鈴薯淀粉、啤酒麥芽等。目前系列產品申報量明顯增加,像甘肅天源果蔬連鎖經營有限公司、甘肅黃羊河集團食品有限公司在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后,今年又增報了一批產品。還有到期續報的綠色食品生產企業比例明顯增加,續展率達到80.3%以上。
綠色食品基地建設風生水起
綠色食品標準化基地建設為綠色食品事業進一步擴大影響、健康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10個縣(區)已創建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14個,面積達176萬畝,總產量155萬噸,綠色食品基地對接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32家,帶動農戶52萬戶,共涉及8種優勢農產品和地方特色產品。
為了適應綠色食品事業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市、縣綠色食品工作機構積極性,形成省、市、縣高效聯動工作機制,甘肅省重點加強市、縣綠色食品工作體系建設,全省14個市州均設立了綠色食品工作機構,有一半以上的縣(區)成立了工作機構。經過2010、2011兩年的培訓,全省取得資質的綠色食品檢查員79名、標志監管員177名和企業內檢員182名,現已基本能夠根據工作職能逐步開展工作,綠色食品的工作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王續程告訴筆者,在不斷擴大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數量,提高其質量,進行品牌推介和宣傳的同時,甘肅省對綠色文化的建設同樣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充分展現甘肅省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優勢的34集《綠色之光》電視專題片在甘肅電視臺、中央電視臺播出之后,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2009年,甘肅省綠色食品辦公室組織創作了《感恩綠色》《綠色姑娘》《為了綠色》3首歌曲,在蘭州召開的全國綠色食品宣傳工作座談會上為代表演唱,起到了轟動效應。《感恩綠色》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定為中國綠色食品之歌,在全國綠色食品系統中頗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