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冬玲
[摘 要]中部崛起機遇與挑戰并存,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充分發揮其資源、區位和產業優勢對中部地區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從中部地區面臨的機遇入手,對其調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中部崛起 產業結構
一、“中部崛起”帶來的機遇
中部地區是指地處我國內陸腹地的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和山西6省,它承啟東西,具有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其比較優勢決定了它在我國發展戰略格局中的特殊作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發揮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改善投資環境,壯大優勢產業,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強化交通運輸樞紐地位。中部地區的優勢,主要集中在區位、資源和產業基礎三個方面。首先,中部地區在地理上是連接東部和西部地區的橋梁,是我國區域關聯度最強的地區,在東部產業梯度轉移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是促進資金、商品等要素合理配置的戰略支點。其次,中部地區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中部六省礦產資源種類齊全、儲量豐富,占全國10.7%的土地,擁有30%左右的礦產資源,能源資源也很豐富,擁有三峽、小浪底、葛洲壩、三門峽4大水電站和大同、寧武等8大煤田。再次,中部地區產業基礎良好,它是全國著名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糧食、油料和棉花等農作物的產量約占全國的1/3強,中部地區產業門類齊全,汽車、鋼鐵、紡織等都有相當基礎。
可見,要加快中部地區的發展,實現中部崛起,最重要的就是科學確立中部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并充分利用中部地區特有的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形成合理的戰略性產業結構優勢,從而實現中部地區經濟的持續發展。
二、中部地區產業結構現狀及問題
目前,中部地區面臨著諸多制約其長遠發展的矛盾和問題。中部地區發展面臨最大的問題即產業結構問題,無論是產業整體結構水平還是三次產業內部結構,都存在結構效益不高的問題,經濟增長方式比較粗放,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等。
1.整體產業結構水平偏低。中部地區產業結構特點為第一產業比重較高,第二、三產業比重相對較低,整體結構水平偏低。一直以來中部地區承擔著全國糧食、能源原材料的生產和供給任務,使得中部地區形成了以農業、能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這種初級化產業結構本身存在著低附加值的問題,影響了中部整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
2.工業結構不合理,輕重比例失調。2009年,中部地區第二產業的比重普遍低于東部地區,比全國低0.7個百分點。中部地區的工業結構是以資源開發粗加工為主的偏重型結構,主要集中在化學工業、黑色及有色金屬和機械工業等,多為傳統工業,而輕工業成為軟肋,導致工業化程度和規模化水平較低。
3. 資源發揮不充分,資源浪費嚴重。中部地區資源開采方式粗放,對其加工主要停留在初級產品加工,未做到深加工,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十分有限,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又由于對資源的利用趨于粗放型,造成生態環境污染嚴重,嚴重影響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三、中部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對策
針對中部地區現階段面臨的產業結構問題,中部地區應抓住“中部崛起”的機遇,充分發揮其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采取相應措施,促進產業結構由低級向高級演進的高度化和產業結構橫向演變的合理化,以加快經濟發展,提高增長質量。對此,本文提出相關建議:
1.制定優勢產業帶動戰略。中部地區要結合自身資源和比較優勢,發展壯大優勢產業,培育區域性支柱產業,以拉動整個區域經濟的持續增長。中部地區各省的首位產業分別是:河南省的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山西省的煤炭采選業,安徽省的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江西省的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湖北省的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和湖南省的煙草業。因此,中部地區可以據此發展壯大現代機械制造、輕紡制造業、優質能源電力工業等傳統產業,促進資源主導型產業結構的升級,也對整個區域經濟發展起到帶動作用。
2.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光電子技術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不僅會促進形成新興產業和產業集群,而且能夠向傳統產業進行滲透,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與升級。湖北武漢地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眾多,十分有利于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要進一步加大對高新技術的投資力度,促進新興產業集群的形成,增強其輻射和帶動功能。
3.充分發揮其綜合資源優勢。中部地區要充分發揮和綜合利用資源潛力,從比較單一的資源開發向資源開發和加工并重的方向升級,提高農業集約化、工業新型化水平和能力。一是繼續依托農業地區優勢,利用農產品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面向市場發展特色、高效的現代農業;二是合理開發優勢突出的能礦資源,調整產品結構,延伸資源開采、加工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推進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結構升級,進一步鞏固工業基礎。
4. 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循環經濟理念,增強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能力。中部地區6省中有3省的首位產業都是資源采選業,因此,構建節約型產業結構十分必要。可以通過提高環保標準,提高資源開采效率,減少生態環境破壞。另外,要提高資源在生產環節的利用率,在每一個環節和過程上都注意節約,降低生產和流通中資源的損耗。
四、結語
當前,中部地區正處于工業結構重新調整時期,產業結構的合理化發展是中部地區增強整體競爭力的關鍵。中部地區應根據比較優勢和資源稟賦形成合理的戰略性產業布局,形成結構優化、特色鮮明的中部經濟新格局。
參考文獻:
[1]王玉敏.中部地區產業發展問題分析.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2]張平.論中國三大區域產業結構升級中的問題[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5)
[3]張秀生,雷武科.中部產業結構_現狀與對策[J].管理世界,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