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可以套種,增加土地的利用率,收到更多的經濟收益。而在四川省敘永縣水尾鎮鋼鐵村四組有個叫劉尚彬的養殖戶,他將作物套種的原理運用到養殖中,探索出了科學“套養”辦法——籠中養鴿子,籠下養土雞,綜合利用空間,充分利用飼料,養殖效益大大提升。
套養模式:鴿子和雞當鄰居
據劉尚彬介紹,他和妻子曾在廣州一家大型鴿子養殖場打工長達8年,其中3年他還擔任了技術管理員。閱歷的積累讓劉尚彬對飼養鴿子充滿自信:“我看中了家鄉的樹林資源和消費市場,再加上我的養殖經驗,成功完全有把握。”
劉尚彬說,原本他只打算飼養鴿子,然而在飼養過程中,他發現籠中的鴿子在進食時十分“挑嘴”,只吃外觀飽滿、無破損的玉米粒等糧食飼料,這樣一來,有1/3的飼料被浪費了。
怎樣才能讓這些飼料都能利用起來呢?被鴿子“嫌棄”的飼料都撒落在鴿籠的下方,人為收集顯然不現實,“既然這樣,那就讓喜歡吃這類飼料者來收集好了!”劉尚彬想到了養雞,“雞不挑嘴,鴿子不吃的飼料可以用來喂雞,籠中鴿和籠下雞套養,既充分利用了糧食,又充分利用了籠下的空間。”
培育乳鴿,18天即可出欄
除了套養模式,在飼養鴿子上,劉尚彬也動了很多腦筋。他在每個鴿籠里都特制了一個小窩,專供種鴿孵化鴿蛋和喂養乳鴿用。他還在每個籠子上貼了一張記錄種鴿孵蛋情況的卡片。劉尚彬介紹,這些乳鴿生長速度非常快,18天就可以出欄,而且在這期間乳鴿不用人工喂養,全靠種鴿的營養液把乳鴿養大。
為了保證養殖品質,2011年初劉尚彬從廣州買了2000對優質白色種鴿,還購買了專業的鴿籠、飲水器、食料槽等養殖設備。
劉尚彬養殖的一批乳鴿出欄后,受到了當地消費者的普遍歡迎。看到銷路不錯,劉尚彬夫婦擴大了養殖規模,于2011年下半年新引進1000對抗病能力更強、外觀更搶眼的花色種鴿。
劉尚彬算了一下賬,每只乳鴿批發價18元,預計一年可培育乳鴿10萬只,銷售收入可達180萬元。除去購買種鴿的成本30萬元,一年喂養種鴿的成本是130萬元,劉尚彬還可以獲利20萬元左右。
籠下雞俏,商販上門收購
作為養鴿子發展出的副業,籠下雞的發展也給劉尚彬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除了鴿籠下方,他還在竹林里養了雞,一共可以投放3000只雞,每年喂兩批。劉尚彬介紹,自己養殖的土雞都是散養,雞可以在林間隨意采食,每批籠下雞飼養周期在5~6個月,產出的雞肉品質好、味道香,很受消費者歡迎,商販都是上門收購,每公斤32元。全年出欄6000只土雞,純利潤可以達到10萬元左右。
(四川 郭曉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