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會
摘 要 目的:探討西南邊疆地區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的特點。方法:采用《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問卷》對388名西南邊疆地區在校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結果:在時間管理傾向幾個維度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在時間管理傾向、時間價值感和時間監控感方面,女大學生時間管理的程度要高于男大學生;理科生在時間價值感方面高于文科生;在時間管理傾向方面未表現出民族差異。結論:對于時間管理,女大學生要優于男大學生;專業性質不同會影響大學生對于時間價值的主觀評價。
關鍵詞 西南邊疆地區 大學生 時間管理傾向
0 引言
時間管理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是個體在對待時間功能和價值上,在運用時間方式上所表現出的心理和行為特征,是一種人格特征。①它包括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觀和時間效能感三個維度。其中,時間價值感體現的是個體對時間價值的態度和信念,對個體的時間運用具有導向作用,是時間管理的基礎;時間監控觀就是個體統籌管理時間的觀念與能力,如計劃安排、設置目標、時間分配、結果評估等;時間效能感反映了人們對時間管理的信心,指的是個體對自己進行時間統籌利用的預測和信心,以及對自己時間管理能力的估計,它制約著個體的時間監控,包括了時間管理效能和時間管理行為效能兩個方面。
基于黃希庭等開發的ATMQ(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②國內很多研究者以學生為被試進行了大量關于學生時間管理傾向的研究。時間管理傾向作為一種動力性的人格特征,它影響著人們工作、生活、學習等等,已有的研究顯示,時間管理傾向是學習、工作等方面產生倦怠的有效預測指標。時間管理傾向對學習動機、學習適應性、學習滿意度、學習拖延、考試焦慮、學習成績等方面都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個人良好的時間管理傾向是提高學習、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而不良的時間管理傾向往往會導致一些負面情緒的產生,如抑郁、焦慮。已有研究發現時間管理傾向會顯著預測個體的成就動機、自尊、自我效能感、主觀幸福感、自我和諧等。可見時間管理傾向對于個體學習、工作以及心理和諧發展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關注邊疆地區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狀況,其結果有助于了解大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各維度上的狀態,以及不同性別、不同專業、不同民族的大學生存在的差異。這有助于指導大學教育實踐,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時間管理傾向,及安排利用好自己的時間。
1 方法
1.1 被試
1.2 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工具采用黃希庭和張志杰(2001)編制的《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ATMD)。共44個項目,分為三個分量表,即時間價值感分量表(10項)、時間監控觀分量表(24項)、時間效能感分量表(10項)。各分量表均按5點等級計分。各維度的Cronbachs %Z系數在0.62~0.81之間,重測信度系數在0.71~0.85之間。
1.3 統計分析
本問卷的數據分析采用了描述統計、相關分析、t檢驗等統計分析方法。數據處理采用的是SPSS17.0統計軟件。
2 研究結果
本研究按照標準問卷采集、分析數據的程序,以紅河學院的在校大學生為例,對其進行抽樣調查,獲得的數據結果分析如表2、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時間管理傾向上,男、女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存在顯著差異,女生的總分高于男生(p<0.05);在時間價值感維度上,女生的分量表計分高于男生的分量表計分(p<0.05);在時間監控感維度上,女生的分量表計分高于男生的分量表計分(p<0.05);在時間效能感維度上不存在性別差異。
在時間價值感維度上,文科生的分量表計分低于理科生的分量表計分(t = 1.972,p<0.05);在時間管理傾向的總量表、時間效能感以及時間監控感上不存在專業差異。在時間管理傾向的總量表及各維度上,不同民族的大學生之間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已有研究表明,時間管理傾向作為一種動力性的人格特征,它影響著學生的生活、學習。例如,時間管理傾向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機、自我價值評價、學習拖延情況;③時間管理傾向與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存在緊密正相關;時間管理傾向也是影響網絡成癮的指標之一等。所以本研究以西南邊疆地區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關注他們在時間管理傾向方面的情況,為教學實踐提供數據支持。
研究結果顯示,西南邊疆地區大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及各維度上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在時間管理傾向上,男、女大學生存在明顯的差異,女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高于男大學生的時間管理傾向。男、女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差異主要體現在時間價值感、時間監控感兩個方面,而且女大學生得分均高于男生。現在大學生學習狀況顯示,女大學生的成績普遍較男大學生優異,女大學生時間價值觀念更強,更能合理地安排和利用自己的學習時間,并有很好的堅持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男、女大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方面的差異。但男、女大學生在時間效能感維度上卻無明顯差異。可見,男、女大學生對于時間的價值評價,以及對時間的合理利用方面存在差異,而對于更深的心理層次的效能感并無明顯關注。
由于專業性質不同,文、理科大學生對于自己學習生活的安排以及個人能力發展方面表現出一定差異,相對而言,理科生花費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專業學習之中,而文科生則更多地參加社會性活動,前者,投入時間與學習結果呈正相關,而后者則不定然。這點也反映在本研究的結果中,在時間價值感方面,理科生的時間價值感明顯地高于文科生的時間價值感。在時間監控感、時間效能感方面,文科生與理科生并無明顯差異。雖然文理科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側重不同,但是對于時間的分配利用方面仍具有一致性。在時間效能感方面,與時間管理傾向性別差異的分析結果一致,文理科大學生對于更深的 心理層次的效能感并無明顯關注。
在西南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大學生占的比重基本等同于漢族大學生,本研究對于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方面的民族差異做了探究,結果顯示少數民族大學生與漢族大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及其各個維度上不存在明顯差異。在西南邊疆地區,不同民族文化的全方位深層次融合可能是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但也有可能民族文化本身對于個體時間管理傾向并無影響,這一點仍需要進一步研究探索。
綜上所述,西南邊疆地區大學生在時間管理傾向幾個維度上存在正相關,女大學生對于時間的價值感以及監控感要強于男大學生。由于專業性質不同,不同的學習關注點導致理科大學生在時間價值感方面要高于文科大學生,其他方面并無差異。不同民族文化對于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未表現出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