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 Brooks

到2020年,中國將有超過女性總數3千萬的男性進入成年期,那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
在十九世紀中期,中國黃河流域爆發了兩次毀滅性的洪水,饑荒隨之而來,災區人口銳減、生產遭到極大的破壞。該世紀末,義和團史無前例地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參與到“扶清滅洋”的隊伍中來,他們四處掀起動亂,大肆破壞基礎設施。盡管義和團運動和之前爆發的更大規模的太平天國起義都遭到了當權者的殘酷鎮壓而最終失敗,但是他們極大地破壞了當時中國的經濟,并且加速了清王朝的覆滅。
政治學家瓦萊麗·哈德森和安德里亞·鄧波兒認為,正是由于十九世紀中期的大饑荒,使得很多中國人無法負擔過多子嗣而不得不選擇將女嬰遺棄或者殘忍殺害,這么做的結果是,到十九世紀末,在中國東北地區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男性是光棍,他們不可能結婚生子。對于當時的中國人來說,無法繁育子嗣就意味著生活毫無希望,最終,這些相對過剩的光棍參加了義和團。
義和團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中國在接下來的十年里將應對的一個大問題:血氣方剛的未婚年輕男性過多將會產生何種戲劇化的結果?
在中國,重男輕女的思想由來已久,尤其在漢朝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在部分地區,這直接導致女嬰常常被扼殺在母親的胎腹之中,即使能夠順利出生,女孩在成長中也往往備受忽視和冷落。近幾十年來,由于超聲波技術的廉價普及(運用超聲波技術可以在懷孕初期就辨別出嬰兒的性別)和政府計劃生育政策的“惠顧”(中國政府規定生育二胎時應當強制流產),流產女性胎兒和拋棄女嬰的現象業已成風。
這一切的直接結果就是,到2020年,中國將有超過女性總數3千萬的男性進入成年期。
目前這種失調的性別比例,已經遠遠超過義和團興起的十九世紀末,其帶來的后果也很可能更具破壞力。
這究竟會是怎樣的一副景象呢?年輕男子進入成年期,卻無法建立家庭,于是便淪為了危害國家的因素。在上百萬年的人類進化史中,有無數的女性和男性都沒有自己的子嗣。我們這些活著的人之所以存在,都是因為自己的先人奮力避免了這種厄運,尤其是我們的男性祖先——他們傾盡全力才在社會上贏得了一席之地,獲得了同代人的尊重,因此才獲得了成家立業、生兒育女的機會。
當無法尋得配偶時,年輕男性就會對身處其中的環境有著一觸即發的敏感性,隨著這樣的一個群體的人數越來越多,打拼的難度也隨之增加。為了使自己有個更好的未來,他們便會不惜背棄自己最初的夢想,去做一些匪夷所思的冒險行為,同時更傾向于訴諸暴力。他們會因為原本微不足道的輕蔑和侮辱大發雷霆,時刻準備反擊,這就是男性之間彼此攻擊和殺戮的根本原因。
男性無法尋得配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由于經濟原因很多家境貧寒的男性娶不到老婆。當一個社會允許有權有勢的男人同時擁有多名女性伴侶時,對于那些窮困潦倒的男人,哪怕只求一個女伴都變成奢望。這種嚴重男女比例失調發展下去,將會導致一些男性不得不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家庭。
在上述條件下,大量年輕男性開始為地位和權力展開殘酷角逐,這將會增加他們居住地的暴力、謀殺案件的發生率。馬丁·達利和馬爾格·威爾遜的調查研究顯示,在很多地方,當地居民收入的不均程度都可以解釋謀殺案發生率的變動:不管是在芝加哥,還是美國的其他州,或者是加拿大各省,這一結論都是成立的。
縱觀歷史,年輕男性的數量過剩通常都會引發社會動亂。美國的邊疆開拓者之所以打造出了“狂野西部”,就是因為東部城市里男性泛濫成災,而適婚的女性卻少得可憐。歷史學家喬治斯·杜比認為,在歐洲的騎士時代,從最初的十字軍東征到后來的殖民運動,部分原因也是由于野心勃勃的年輕男性總數過多,同時又沒有足夠的女性供他們選擇以進行婚配。
據經濟學家萊娜·埃德隆德統計,男女比例失調度每增加1%,就會使暴力和盜竊犯罪的犯罪率上升6‰中國顯然已經感受到了國內光棍泛濫所帶來的惡性影響。在中國性別比率失調最為嚴重的幾個地區,因年輕男性過多已然引發了多種惡果:賭博、酗酒、吸毒盛行,綁架、販賣婦女等惡性案件越來越多。
收入不均現象還將進一步加劇光棍問題。中國在收入領域里的基尼系數已經由25年前的不足0.3上漲至如今的0.5。在基尼系數的范疇內,0代表社會內部絕對的平均,1則代表社會內部已徹底失衡。
毫不夸張地說,在現在的中國,仿效韓國取締對女嬰的引產和對女孩的忽視已經成為勢在必行的舉措。此外,中國還迫切需要提出切實有效的創新思路,應對未來20年里將會出現的大量光棍以及他們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這群總數上千萬的年輕男性很可能因對社會不滿,而使自己乃至身邊的人陷入危險的境地。此外,正如哈德森和鄧波兒一再強調的那樣,這些過剩的光棍將威脅到政局的穩定,破壞社會最基本的制度,甚至引發新一輪的恐怖主義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