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江龍,袁瓊,黃永麗
摘 要: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校數量越來越多,面積越來越大,人員、車輛數量也不斷增加,這給高校校園交通管理增加了難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高校校園交通管理中的法律規制問題進行探討,對高校校園交通管理的現狀和現有法律規制等進行論述,并提出了完善高校校園交通管理法律規制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校園;交通管理;交通事故;法律規
中圖分類號:G647.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6—0191—02
一、高校校園交通管理現狀
1.管理形式。目前,高校校園交通管理的形式主要有3種:封閉式校園交通的管理、半封閉式校園交通的管理、全開放式校園交通的管理。中國各高校大多都有自己獨立的地理環境,由校門控制車輛、人員的出入,僅有少量的高校內有居民居住或其他單位設立,因而中國高校大都屬于封閉式或半封閉式的管理,全開放式的數量很少。
2.管理主體。高校校園的交通管理由于其地點的特殊性,與普通的道路交通管理不同,一般情況下的管理都被排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路交通安全法》)調整的范圍外,從而使得它的管理不能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以下簡稱“交管部門”)直接依其職權進行,只能由高校保衛部門進行。當然,交管部門受高校邀請與高校保衛部門協作管理或者交管部門接到報案作為例外,可依其職權進行管理。
3.管理方式。最好的管理方式就是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效果最為顯著。雖然一般情況下的高校交通管理被排除在《道路交通安全法》調整的范圍外,不受一般道路交通法律法規的約束,但是許多省市都制定了相應的地方性法規進行調整,如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公安廳《關于加強學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另外,各高校也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指示精神及維護校園公共安全的實際需要,制定了校園交通管理規定,如《西南科技大學校園治安秩序管理規定》。
4.管理效果。在地方性法規及各高校內部交通管理規定的約束下,高校校園交通秩序得到了一定的保證,避免了一定數量交通事故的發生,保障了校園師生人身、財產的安全。但是我們也發現,由于具體的法律規制存在問題,高校校園交通的管理難度比較大,管理程序比較復雜,這些都不利于建立良好的校園交通秩序,因而相關的法律規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高校校園交通管理的現有法律規制
針對眾多高校校園交通管理的問題,人們最關注的莫過于校內交通事故的處理問題。近年來,校園交通事故頻頻出現,以致社會關注度越來越大,校園交通事故的法律規制問題一時成為熱點。為此,筆者著重針對校園交通事故的法律規制問題,做出簡要論述。
1.負責處理的部門。負責處理高校校園交通事故的部門主要是高校保衛部門和交管部門。高校校園內的交通事故一般由高校保衛部門自行處理,但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七條規定:“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法有關規定辦理。”這說明,校園內的交通事故可以由學校的保衛部門處理,也可由交管部門負責處理。學校的保衛部門一般處理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情節輕微的行為,而對于違法情節嚴重、造成重大傷亡的行為,則由交管部門進行處理。但是,如果有人向交管部門報案,則不分輕重,由交管部門負責處理。當然,交管部門也必須依據有關規定及時進行處理,接到報案后,應立即派交通警察到達現場進行處理。
2.處理的法律依據。高校校園交通事故的不同情形有著不同的處理主體、處理方式,因而處理的法律依據也有所不同。學校的保衛部門一般處理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情節輕微的行為,因此,在此情況下處理的依據通常是各高校的內部規定。交管部門負責處理違法情節嚴重、造成重大傷亡的行為,或者接到報案的行為,此時依據的就為《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下簡稱《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
3.校內交通肇事的處理。校內交通肇事問題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問題,它的處理方式也不同于一般道路上的交通肇事情形,值得我們的關注。談到交通肇事,人們往往會想到《刑法》中的交通肇事罪。但是,由于校園地點的特殊性,發生在其內部的交通肇事行為盡管構成要件完全符合交通肇事罪,卻不能按照該罪處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的規定,交通肇事罪原則上只能發生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之內,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之外,如在某一些廠礦、學校、單位內部開車肇事一般不以交通肇事罪論處。因為這些廠礦內部、學校內部或者機關大院里面,不屬于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在這些地方的交通肇事一般以重大責任事故罪、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過失致人死亡罪論處。
三、關于完善高校校園交通管理法律規制的建議
目前,中國高校校園交通管理法律規制尚存在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的完善。筆者相信,建立一套基本完善的法律規制,雖存在許多困難,但是也不是不可能。以下就為筆者的一些建議。
1.明確管理主體。高校校園交通的日常管理,如設置交通標志牌、制定相關校園交通管理規定、管理車輛的進出及維護校內交通秩序等,通常由其內部的保衛部門負責,筆者對此不持異議,而對負責處理校園交通事故的主體,筆者有不同看法。現階段中國負責處理高校校園交通事故的主體主要是交管部門和高校保衛部門,管理的范圍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規范有所不同。筆者認為,應有統一的管理主體,即交管部門,以保證事故處理的公正。當然,高校保衛部門依然可以管理,不過不是依其職權而是依交管部門的授權,且要及時向交管部門報告情況,而交管部門根據保衛部門的處理情況,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決定,同意的備案,不同意的給出處理意見或自己重新處理,這樣,事故的最終處理主體依然是交管部門。 具體來說就是,高校校園交通的日常管理由高校保衛部門負責,而涉及交通事故的,不論大小,最終決定權在交管部門。
2.建立專門的法律規范。管理一項事務,必須有相應的管理規范,以便管理得以順利進行。目前,對高校校園交通的管理有許多的管理規范,有級別不同的各類管理規范,也有級別相同的各類管理規范,但是這些規范都不是專門針對高校校園交通管理的。筆者認為,中國高校發展至今,僅依靠某些法律規范的部分規定進行調整,是難以處理其內部交通管理的諸多問題的。就算能,管理者也需要查閱大量的法律法規才能做出正確的處理決定,這不僅是增加管理者的管理難度,而且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失誤。因而,筆者建議建立一部專門針對高校校園交通管理的法律規范或針對所有學校的校園交通管理法律規范。
3.加強交通法規的宣傳。良好的校園交通法律規范需要讓校內人員所知曉才可能發揮其功效,因此,校園交通法規的宣傳工作是極其重要的。宣傳的方式有許多種,如利用海報、黑板報、宣傳單、網絡、短信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宣傳;利用交通安全講座進行宣傳;與交警隊聯合宣傳;組織學生建立了“志愿者大隊”進行宣傳;在有校園交通車的高校,定期召集校車司機開會,播放交通安全方面的視頻和錄像等。
4.依法處理交通違法違規行為。對于高校校園的交通違法違規行為,交管部門和學校保衛部門應該依其各自職權,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及時、公正地處理,并予以備案。一般違規的,學校保衛部門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遇到交通事故時,學校保衛部門先接到報案的,應當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疏散人群,救治傷員,了解情況,做出處理并報交管部門備案,事故嚴重的應及時聯系交管部門,同時,控制好相關人員,保護好現場,等待交管部門人員的到來,并為交管部門處理案件提供真實、有效的證據線索;交管部門先接到報案的,應立即通知高校相關部門到現場保護,并及時組織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處理。
5.建立交通事故應急處理機制。有交通的地方,就不可避免的會存在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面對交通事故,我們應采取積極的態度,建立一套應對交通事故的應急處理機制,做到在制度、組織、人力、物力、財力上的保障,確保交通事故發生后不會造成混亂,而是按照既定方案井井有條的進行處理。這樣,不僅能維持校園安定的秩序,更能夠降低事故的影響,使人員傷亡程度不會因處理得不正確、不及時而加重。
參考文獻:
[1]胡華明.淺談校園交通安全管理[J].高等函授學報,2010,(4).
[2]袁登明.2012年國家司法考試刑法48講[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
[3]袁萍國,翁會英.淺談高校交通管理方法與對策[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8,(3).
[4]徐春林,戚利強.高校校園交通安全管理淺析[J].高校后勤研究,2009,(6).
[5]宋洪富,王高合.高校交通情況的調查統計與管理對策[J].浙江統計,2004,(4).
[6]常煥德.試論高校校園交通管理[J].時代經貿,2010,(14).
[7]嚴玲,吳峰.校園交通管理與安全問題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8,(6).[責任編輯 高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