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明
摘 要:財政審計是對一級政府財政收支真實、合法、有效的監(jiān)督。財稅部門屬宏觀調控部門,層次較高,資金收支數(shù)額較大,流向面廣,財政分配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環(huán)節(jié),因此,財政審計較其他專業(yè)審計也就存在更大的風險。只有正確認識審計風險,采用嚴謹?shù)膶徲嫵绦蚝涂茖W的審計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防范和化解風險,使審計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關鍵詞:財政;財政審計;財政風險
中圖分類號:F239.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6—0162—02
財政審計是對一級政府財政收支真實、合法、效益的監(jiān)督。財稅部門屬宏觀調控部門,層次較高,資金收支數(shù)額較大,流向面廣,財政分配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環(huán)節(jié),財政審計較其他專業(yè)審計也就存在更大的風險。只有正確認識審計風險,采用嚴謹?shù)膶徲嫵绦蚝涂茖W的審計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防范和化解風險,使審計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一、財政審計風險的表現(xiàn)
(一)缺少對財政部門內部控制制度的測評
現(xiàn)代審計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測試,以此為基礎確定審計的重點。因此,在財政審計中,必須特別重視對財政部門內控制度的測評。在財政審計實際工作中,往往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審計人員一進被審單位就一頭扎進賬表中,就賬查賬,忽略了對內控制度的測評,也就難以發(fā)現(xiàn)財政資金管理中的漏洞和隱患。
(二)預算約束力差、決算虛假等問題也是審計風險產生的直接原因
預算支出管理關系著國家預算資金安排使用是否合法、有效、安全。目前,在各級財政部門,普遍存在財政支出預算過粗、約束軟弱、預算科目調整頻繁、隨意性大的問題。有些地方甚至是根據(jù)實際執(zhí)行結果來調整年初預算,預算的嚴肅性蕩然無存。在財源增長有限的前提下,個別地方為完成年初預算任務,突出政績,在財政收入上做文章,采用貸款繳稅、亂拉稅源等方法,虛列財政收入和支出,造成財政決算嚴重不實。而在政府主要領導授意下進行的某些財政收支活動,審計部門即使發(fā)現(xiàn),也無能為力。此外,現(xiàn)實經濟生活中存在的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財政審計法規(guī)不健全等現(xiàn)象也直接增加了財政審計風險。
(三)審計機關內部對財政審計風險認識不足,審計觀念和審計方法有待改進
審計機關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多數(shù)審計工作者對財政審計的風險問題重視不夠,風險意識不強,一些審計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yè)務素質較低,也會直接誘發(fā)審計風險。如在審計過程中,重視單純的審查違紀違規(guī)問題,輕視全面核對預算收支賬目;重視審核年末靜態(tài)的預算資金收支節(jié)余,忽視審核年度中動態(tài)的預算資金收支運動過程等。此外,在審計的范圍上,受國庫機構設置和審計機關管轄權限的限制,未能普遍開展國庫和國稅審計。這些因素不利于全面、準確地反映和評價政府預算收支情況,也不利于揭露預算管理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加大了財政審計的風險。
二、防范財政審計風險的措施
(一)樹立防范財政風險的意識
要防范和化解財政審計風險,各級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首先要樹立審計風險意識。在審計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注意風險的防范,特別是審計范圍應該明確,審計內容的選擇不可面面俱到。這樣,財政審計風險可以在審計中準確識別、恰當評估,進而實現(xiàn)對已形成風險的有效處理和化解。同時,審計機關要不斷改進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審計人員要不斷更新知識、加強自身修養(yǎng),特別是在廉政方面要警鐘長鳴。只有這樣,才能使財政審計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二)將測試和評價財政部門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作為預算執(zhí)行審計的一項必要程序
在審計實施階段,要首先檢查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要選擇預算執(zhí)行審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要崗位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檢查。即使建立了比較健全的內控制度,還要重點抽查執(zhí)行是否嚴格到位。
(三)完善審計對賬方法,從賬戶入手,全面核實預算收支,并將國庫業(yè)務納人審計范圍
為防范和化解審計風險,履行預算執(zhí)行審計職責,保證審計內容真實、完整,應將核實各項預算收支賬目作為審計的必要程序和內容,將財政收支賬目與國庫收支和部門收支賬目的核對工作作為審計核實預算收支的重要手段。審計中必須認真與國庫對賬,除核實預算資金年末收支、結余和庫存情況外,還應對年度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某個時點的預算收支、結余和庫存情況進行有重點的抽樣審查、核對,對那些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執(zhí)行制度不嚴格的單位,應進行詳細核對。還要對資金去向進行動態(tài)跟蹤審計,尤其要對虛列支出、無預算和超預算撥款、向非預算單位撥款、超越預算級次撥款、非正常往來款項以及違規(guī)退庫資金進行深入的跟蹤審計,消除審計“空白點”,確保審計反映的政府預算收支狀況真實、準確,審計評價恰如其分,從而有效地防范審計風險。
(四)嚴格實行會計資料承諾制,承擔有限責任是財政審計規(guī)避審計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財政審計中,實行被審單位會計資料承諾制是規(guī)避審計風險、轉移風險責任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近幾年的財政審計發(fā)現(xiàn),財政部門銀行開戶較多,少則二三十個,多則五六十個,并且有眾多下屬單位資金流量較大。按照審計署提出的賬戶入手,下審一級的審計方法,在審計中,如果不實行承諾制,僅靠審計部門查清所有銀行開戶是非常困難的。因為賬戶是單位資金的載體,是各種資金來源及運行情況的記錄依據(jù),如果不查清被審單位所有銀行賬戶,就無法反映一個單位財務收支的全貌,審計也就蘊藏著極大的審計風險。因此,在財政審計中必須嚴格實行承諾制。進駐被審單位后,首先要單位就提供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全面性做出承諾,否則后果自負。如果在被審單位提供了假的會計資料,用目前的審計手段審計人員又無法識別的前提下,做出了錯誤的審計結論,這樣的法律責任只能由提供者負擔。因此,在財政審計中,實行會計資料承諾制有利于劃清責任,降低審計風險。
(五)加強對大宗資金和專項資金的跟蹤延伸審計是規(guī)避財政審計風險的一個重要方面
由于財政負責對資金進行再分配和調整,因此,財政支出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撥款,將財政資金撥到有關部門和有關項目上。至于這些資金使用是否合理合法,只有通過延伸審計,沿著資金的流向進行全過程跟蹤才能查清楚。如果我們的財政審計僅僅停滯在審查財政的撥款上,只能說完成了這筆資金審計的30%,存在的審計風險就有70%。當然,對財政所有撥款都進行跟蹤審計是不可能的,解決的辦法一是財政審計與專業(yè)審計相配合,將“同級審”與“上審下”有機結合起來實施共同監(jiān)督;二是采取科學的隨機抽樣的方法進行抽審,這樣便可以有效地規(guī)避審計風險。
(六)提高人員素質,改進審計手段是規(guī)避審計風險的前提
規(guī)避審計風險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審計質量,提高審計質量的關鍵在于提高審計人員素質,采用科學的先進的審計方法和手段。審計人員素質包括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和職業(yè)道德。要通過培訓和學習,進一步提高財政審計人員的政治業(yè)務水平和執(zhí)法水平,增強審計人員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目前,各級財政部門都實行了會計電算化。廣泛研制和運用財政審計輔助軟件,熟練掌握會計電算化和辦公自動化,提高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水平。
Performance of the financial audit risk and its prevention
CHEN Yu—ming
(Boli Xian audit bureau ,Heilongjiang pronivce,Boli 154500,China)
Abstract: Financial audit is on the level of government revenue and the real, legitimate and effective monitoring. Finance and tax departments of macro—control sector, higher level, large amounts of income and expenditure of funds, wide flows, fiscal distribution involves all 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on each link, therefore, financial audits than other professional audit will present a greater risk. Only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udit risk, the use of rigorous auditing procedures and scientific approach to audi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prevention and risk mitigation, to minimize audit risk.
Key words: finance; financial audit; financial risk
[責任編輯 杜 娟]